政府补助企业所得税如何处理-政府补助企业所得税确认收入

提问时间:2020-04-29 05:57
共1个精选答案
admin 2020-04-29 05:57
最佳答案

政府补贴收入问题及税务处理

计入营业外收入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通知,《关于企业所得税政策有关财政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资金的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 151号:

(1)企业获得的所有类型的金融资金,应包括在该年度的企业总收入中,但国家使用这些资金后需要返还本金的除外。 。

(2)由企业取得并经国务院财税部门批准用于特殊目的的财政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作为非应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总收入中扣除收入。

根据上述规定,未支付的拨款不属于国家投资,也不属于使用该资金后需要归还的资金。收到款项后,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补助收入”,并按企业所得税缴纳在付款时,该金额不应视为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

政府补贴收入是否要缴企业所得税?我公司收到一笔政府补贴款,这个营业外收入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么?

企业收到的政府补贴怎么做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吗?

企业获得的各种政府补贴,作为总利润的一部分,计入会计处理的营业外收入。



根据上述文件,企业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应计为总收入的财政资金,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视为非应税收入:它们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总收入中扣除:(一)企业可以提供明确资金用途的资金分配文件; (2)财政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分配资金对资金有特殊的资金管理方式具体管理要求; (3)企业应当分别核算资金和资金产生的支出。

企业将具有指定条件的金融资金列为非应税收入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还给财务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的部分已支出的资金应累计。获得资金后第六年的应税总收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扣除应纳税所得额总额中所产生的财务支出。

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上述用于支出的非应纳税所得额的支出;用于支出的资产,不得将计算出的折旧和摊销额用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扣除。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非应税收入在公司所得税之前是不可扣除的,因为它的支出只是递延的,并不是真正的免税。

政府补助如何确认收入缴企业所得税

关于企业所得税的处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补贴收入征税的通知》(财税字[1995] 81号)明确规定,国家财政补贴及其他补贴企业取得的收入,但国务院除外;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除未计入损益的外,应当将其纳入实际取得补贴收入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政府补贴是指政府从政府免费获取货币或非货币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资的资本。中国目前的主要政府补贴:财政折扣,研究与开发补贴和政策补贴。

帐户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贴》规定,“政府补贴是指企业从政府自由获取货币或非货币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所有者投资的资本企业。政府补贴指南规定的政府补贴具有以下特点。

⒈未付款。无偿性质是政府补贴的基本特征。因此,政府不享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将来也无需偿还。政府补贴通常要遵守某些条件。企业通过法律程序申请获得政府补贴后,应当按照政府规定的目的使用补贴。

⒉直接收购资产。政府补贴是企业直接从政府获得资产,包括货币资产和非货币资产,并形成企业的收入。例如,企业获得政府资助的补贴,首次征收后的退税(返利),立即征收和退税,行政部门分配的土地使用权,天然林。

政府补贴根据其相关情况进行分类,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贴和与收入相关的政府补贴。与资产有关的政府补助,是企业为购建或其他形式的长期资产取得的政府补助;与收入相关的政府补贴是指除资产相关的政府补贴以外的政府补贴。例如,一些国有粮食企业在商业运营后实行国家给予的经营补贴,国家和主管部门将企业分配给企业进行工程咨询,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拨款。提供财政补贴以提供政府补贴以支持其在特定时期内的发展。

当然,对于公司免费从政府获得货币或非货币资产的公司,它们不能被视为政府补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第5条的规定,政府补助在满足政府补助定义之前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企业可以满足附加条件政府补贴。二是企业可以得到政府补贴。

政府补贴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

收入法和资本法。所谓收入法是将政府补贴纳入当期收入或递延收入;所谓资本法是将政府补贴纳入所有者权益。收入法有两种特定的方法:总计法和净额法。总的方法是在确认政府补贴时将其全额确认为收入,而不是相关资产的账面余额或费用扣除。净方法是确认政府补贴,以减去相关资产的账面余额或补偿费用。政府补贴指南要求在收入法中使用毛额法,以便更真实,更完整地反映政府补贴的相关信息。并且在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要求通过“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收入”和“递延收入”进行会计处理。“递延收入”的目的是要考虑政府补贴,这些补贴不能一目了然,而应分期计入当期损益。当期损益中包含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与资产相关或与未来期间的收入相关的资产,首先计入“递延收入”帐户,然后分期计入“营业外收入”帐户。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被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因为政府补贴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构成了经济利益流入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它是免费的,因此不满足以下条件:销售收入或服务收入的确认。因此,它通过“递延收入”帐户分期包含在“非营业收入”帐户中或包含在“非营业收入”帐户中。

帐户处理: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并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如果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终止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损坏,则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应转入当期资产损益(营业外收入)。处置。

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贴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2.与收入相关的政府补贴应分别在以下情况下处理:

(1)如果用于补偿企业在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则确认为递延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当期损益)相关费用确认的期间。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3.与资产和收入相关的政府补贴。企业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并分别进行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