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小规模纳企业所得税吗

提问时间:2020-05-04 09:42
共1个精选答案
admin 2020-05-04 09:42
最佳答案

新企业所得税(25%)小规模纳税人如何纳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暂行规定已经废止。按照企业所得税暂行规定制定的核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法也无效。在国家税务总局对批准的收款发布新的监管文件之前,如果税务机关对您征收了非法收款,那将是非法的。

小规模纳税如何填所得税申报表

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分为增值税,与所得税无关。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法分为两种:审计账目的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的征收。只要直接输入当期收入,批准的收款就相对简单。审计账目的收集相对复杂。在这里,我们只能简单地说,所得税是通过根据税法将纳税额调整为基于企业利润的应纳税所得额来计算的。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怎么填写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类别为A报表,每行专门填写如下:

首先填写“税收期”:纳税人填写的“税收期”是从公历的1月1日到该月的最后一天(季度)。

1.第2行“营业收入”:报告会计系统核算的营业收入。机构,社会组织和私人非企业单位由其会计系统报告。

2.第3行“运营成本”:报告会计系统所占的运营成本。机构,社会组织和私人非企业单位报告其会计系统计算出的成本(费用)。

3.第4行“总利润”:填写会计制度计算的总利润,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填写根据当期取得的预售收入计算的估计利润。机构,社会组织和私人非企业单位填写该报告。

4.第5行“税率(25%)”: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4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付所得税。

5.第6行“应付所得税”:填写计算得出的当期应付所得税。第6行=第4行×第5行,第6行≥0。6,第7行“所得税减免额”:填写当期享受的所得税减免的实际金额,包括过渡期的税收优惠。税收减免小型获利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税务机关批准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的优惠。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预付所得税金额”:填写累计的预付公司所得税金额,而“此期间金额”列未填写。

8.第9行,“应缴(可退还)所得税金额”:填写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应予补偿(退还)的预付所得税金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当第9行<0时,填写0,则不会填充“当前期间金额”列。

9.第11行“上一个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填写上一个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海外收入。

10.第12行“本月(季度)的应付所得税额”:填写纳税人根据上一个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当前应纳税所得额。

11.季度预付企业:12行= 11行×1/4每月预付企业:12行= 11×1/12 11行,13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的税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12.第14行“应付本月(本季度)的所得税”:填写计算得出的当月应付本月(季度)的所得税。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第13行,“确定本月(季度)的预付所得税金额”:填写根据该税项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度)的应付所得税金额权威。

第18行,“应由总部共享的所得税金额”:根据此表的第一个月(第1至16行),填写汇总纳税人总部的预付所得税金额以本月或本季度为基准机构按预付比例计算的预付所得税金额。

15.第19行“中央税收分配的收入税额”:根据预付款表(第1-16行)的第一个月(第1-16行)填写纳税人总行总部本月或季度的所得税金额,本期预缴所得税额,按照中央政府中央税收分配的预缴比例计算。

第20行,“分支机构的所得税金额”:根据预付款表的第一个月(第1-16行)(第1-16行)填写纳税人总行总部分行显示的本月或季度的所得税金额本期预缴所得税额,按股份的预缴比例计算。

17.第21行“分配比例”:根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填写汇总纳税分支机构确定的分配比例。

第18行第22行“所得税的分配”:根据当前总行申报表“该分支机构的所得税额”的第20行填写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此表的第21行“分配比例”量。

小规模企业所得税预缴表表怎么填

小型企业指的是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无关。企业所得税分为税收征收企业和批准征收企业。我认为您所说的应该是您是一家批准的征收企业,如何填写企业所得税预付款申报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度(季度)预付税申报表(B类)

1.纳税人在每月申报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应按照批准的征收管理方法(包括批准的应税收入率和批准的税收征收方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使用此表格(每季。代理商指定的扣缴义务人。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核定的纳税人,按照收入总额,费用和支出以及支出的换算表填写。

其次,表格标题项目:

1.“税收期”:纳税人报告的“税收期”是从公历的1月1日到季度(月)的最后一天。

年中开业的纳税人应将“税期”报告为当月(季度)的第一天至当月的最后一天(季度),从下一年开始正常月(季度)报告情况。

2.“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签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姓名”:在税务登记证中填写纳税人全名。

3.填写特定项目的说明

1.第1行“总收入”:根据总收入验证应税收入率并填写此行的纳税人。填写当年获得的总收入。

2.第2行“由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填写由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3.第3行“应税收入”:填写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税收入=第1行“总收入”×第2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4.第4行“费用总额”:根据费用和费用核实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应填写此行。填写今年发生的各种费用。

5.第5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填写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第6行,“应税收入”:填写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4行“总成本”÷(1-第5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x第5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7,第7行“总支出”:根据支出转为收入的方法填写此行的纳税人。填写各种支出的累计金额。

8.第8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填写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9.第9行“已转换收入”:填写计算结果。计算公式:转换后的收入=第7行“总支出”÷(第1行8“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10.第10行“应纳税所得额”:填写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8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第9行“已转换收入”。

第11行,“税率”:填写《企业所得税法》第4条规定的25%税率。

12.第12行“应付所得税金额”

(1)批准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应填写计算结果:

根据总收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第3行的“应纳税所得额”×第11行的“税率”

纳税人根据成本和费用评估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第11行“税率”

根据支出将应税收入转换为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0行“应纳税所得额”×第11行“税率”

(2)对于征收批准的税款的纳税人,请填写经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款。

13.第13行“收入税收减免”:填写当期的实际所得税减免,第13行≤第12行。包括减免税过渡期,小型和低利润企业,高科技企业以及经税务机关批准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的税收优惠。

14.第14行“预付所得税额”:填写当年的累计预付企业所得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