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冒商品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应当承担大量刑事责任。
1.《刑法》关于销售已知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第214条,如果销售金额较大,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并可以处单一罚款。 ;如果销售量巨大,则将其监禁三至七年,并处以罚款。
2.司法解释(2004年):销售已知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且销售额超过人民币50,000元,是《刑法》第214条所规定的“巨额”。商品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并处以单一罚款。
销售额超过25万元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巨额”,有期徒刑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出售伪造注册商标商品的犯罪和罚款。
3.尽管有出售他人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但销售金额不属于大笔金额,也不构成犯罪。应当按照《商标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海关总署《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和物品监督管理的公告》正式实施。 在购物行为的微信圈子中很受欢迎。 如果将来未将其纳入监管范围,则可以视为走私。 惩罚。
从海关可以明显看出,在国外购买的总价值超过5000元的物品,显然超过了个人用途,可以算作走私,每个人都可以举报。
进口报关
购买并不意味着违法
两种合法的购买方式:
一种是我从国外购买的商品,其价值和数量不超过一定数量,供我自己使用或赠送给亲戚或朋友;
2010年,海关总署第54号规定,入境居民旅客携带从境外取得的自用入境物品,总价值低于5000元(含5000元)。邮寄方面,海关总署公告第43号规定,海关对个人邮品征收低于50元(含50元)的进口税。 《海关行政处罚实施细则》规定:“个人使用”是指旅客或收受者的个人使用,或馈赠亲友的礼物,但不得出售或出租。正常金额,由目的和住宿时间决定。
另一个是专门的采购商人进行采购,但是这些商人的货物是依法征税的。
采购业务可以在法律范围内进行。例如,某些采购网站在国外购买本国稀有商品,然后快递给客户。他们将在最终价格上计税或在客户签署时支付税。问题。超出限制,不仅是偷税漏税,而且在缴税后也不允许出售。
但是,如果购买者无法开具正式发票,或者发票的项目与您购买的发票不同。怀疑此类购买是非法的。而且,如果没有发票,则由于没有凭证,因此将来的维护和售后可以完全拒绝您的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