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5万怎么合理避税

提问时间:2019-12-23 15:03
共1个精选答案
admin 2019-12-23 15:03
最佳答案

公司银行账户收到合同预付款5万,如何合理避税,如何做帐

您是否要开具5万元的销售发票?

开:不用说废话,这是进货价,不能资本。

不公开:为什么不收现金? 银行一经发布该帐户,便无法随意转移。 您应该与业务部门进行讨论。 银行帐户将退还预付款并以现金支付给您。

至于等待发票退还现金的差旅费用,这只是一个费用帐户,您不能动用这50,000笔合同预付款。

年终奖 税率_工资 速算

员工工资如何合理避税

目前,合理避免雇员工资的税收措施如下:(1)在扣除允许的税收之前尽可能安排工资; (二)增加职工福利,减少名义收入; (3)可以推迟或采用提前支付的方法大致平均月薪收入; (4)纳税人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分期领取劳动报酬。

其中:改善员工福利,减少名义收入的方法有:(1)公司提供住所,是合理避免个人所得税避税的有效方法; (二)公司提供假期旅行津贴; (三)购买保险公司的金融保险; (4)工资的一部分包含在工资中,其余的工资用发票偿还; (5)更多地从税务部门获取福利收益的比例和更多的收益; (六)实物支付; (7)公积金超额支付(但(类似地,公司也面临多付,好像重庆的缴款比例是固定的。)(8)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例如:①公司提供免费午餐或公司直接支付公司的管理费;②公司提供和安排免费的医疗福利;③使用公司提供的住宅设备;④公司提供交通服务;④公司为员工子女设立教育基金,并为员工提供奖学金孩子等

0企业所得税_节税70%以上

月薪5万交多少税

一、税前月薪5万,税后应该是多少?

1、应交个人所得税=(50000-2000)*30%%-3375=11025元

2、税后工资:50000-11025=38975元

二、个人所得税计算的方法

(一)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2000元/月,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计算公式:

应交个人所得税

=(工资收入-“个人负担的三险一金”-2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工资、薪金不含税收入适用税率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工资怎么合理避税 详细??

目前常见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将工资发放尽量安排在允许税前扣除额从下;

(2)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

(3)可采取推迟或提前的方法,将各月工资收入大致拉平;

(4)纳税人通过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分期领取劳动报酬。

其中: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的方法主要有:

(1)企业提供住所,是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的有效方法;

(2)企业提供假期旅游津贴;

(3)购买保险公司的理财险;

(4)部分计入工资单,其余工资采取用发票报销的方式;

(5)多向税务部门争取福利金比例,多走福利;

(6)以实物形式发放;

(7)多缴公积金(但是同样企业也面临多缴)

(8)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 如:①企业提供免费午餐、或企业直接支付搭伙管理费; ②企业提供和安排免费医疗福利; ③使用企业提供的住宅设备; ④企业提供交通工具; ⑤企业为职工子女成立教育基金,提供奖学金给职工子女等

月工资4500怎么合理避税

要求您的公司给您打电话两张卡,一张作为薪水,另一张作为奖金。 许多国有企业单位都以这种方式避税。 再次,合理纳税,谢谢。

怎么才叫合理避税,怎么做才能做到合理避税?怎么才算偷税漏税?

合理避税应该是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的研究,并利用税收政策的规定来少缴或少缴税款。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藏或任意销毁账簿和会计凭证,在账簿上多支出,不包括或不包括收入,或作虚假的纳税申报等,未能支付或少付应纳税额。这是逃税。

单位发的奖金怎么合理避税?

春节将至,不少单位开始给员工发年终奖。对于这笔不菲的收入,不少企业不知如何缴税,甚至出现了少数“发得多拿得少”的怪现象。为此,记者日前请教了税务部门的税收筹划专家,为企业解疑释惑。

  年终奖按月分摊交税

  税务工作人员表示,相关税法规定,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等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交纳个人所得税。

  具体计算方法是:先将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当月雇员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1600元,还应先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再除以12来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前者应纳税额为: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后者应纳税额则为:(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比如,某公司职员小王本月工资为2000元,又拿到了12000元的年终奖。则直接用12000元÷12=1000元,其所对应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由此计算出小王应纳税额为12000×10%-25=1175元。而如果小王本月工资只有1500元,则先要用12000元减去费用扣除额与工资的差额100元,再除以12等于991.67元,其所对应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小王应该缴的税为〔12000-(1600-1500)〕×10%-25=1165元。

  回避“临界点”可巧节税

  “我多拿了一块钱,怎么竟然要多交两百多块的税?”少数员工在拿年终奖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从数目上看是自己拿得多,可交完税后拿到手的,竟然比奖金总额低于自己的人还要少。如员工小李月工资为2000元,年终奖为6001元,其同事小张年终奖为6000元,按以上算法,小李应缴税款为575.1元,而小张只需要缴纳300元的税,小李实际拿到手的,比小张还要少274.1元。

  对此,省国际税收研究会的税务专家提醒企业,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原理是实行超额累进税率计税,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超过某一级数时,超过部分就要按高一档的税率计税。在年终奖适用工薪所得税率时,每个级差都是一个“节点”,而在每个“节点”附近都会有一个“多发不如少发”的区间范围。

  税务专家表示,企业在给员工发放年终奖前,要事先做好筹划,避免出现“多发却少拿”以及不同年终奖税后收入却一样等现象,不仅没起到“奖优”的作用,反而造成企业所得税税负增大。他建议可通过先确定实发税后奖金,然后根据公式“倒推”,将其还原成含税收入后再发放年终奖。

  “年薪制”高管尤其要合理筹划

  税务专家提醒,对于高收入人群,合理节税尤为重要。如一些采取年薪制的企业高管,适用税率较高。可通过降低年终奖,将部分奖金并入当月工资,来降低年终奖的适用税率。

  例如,某企业高管胡先生月薪1万元,年终奖为25万元。其每月工资适用的税率是20%%,而年终奖适用的税率是25%%,高于工资适用税率。

  按一次性发放年终奖计算,胡先生每月工资收入应纳个税1305元,年终奖收入应纳个税61125元。如果将25万元年终奖减少为20万元,将另外5万元分10个月并入当月工资,即有10个月的月薪为1.5万元。则年终奖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39625元,另10个月的工资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2305元。这样一来,胡先生可省下高达1万多元的税款。

  税务专家还表示,今年3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将年终奖金延迟到3月份发放。这样一来,工薪所得低于新的起征点,并且这个差额可令年终奖适用税率下调一个档次的员工,就可少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