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避税与纳税筹划的区别

提问时间:2019-12-23 15:04
共1个精选答案
admin 2019-12-23 15:04
最佳答案

求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区别与联系 谢谢

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异同

  税收筹划与避税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税收筹划与避税在特定意义上来说,两者有着本质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

  (1)从概念上看,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规定上的漏洞、不足或差异,在纳税前采取合乎法律规定的方法,规避或减轻税收负担的一种行为,它更侧重于规避税收这一质的要求,只要求形式、措施上的合法,或准确点说不违法;

  而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在符合立法精神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精密规划而获得的节税收益。它在侧重于节税收益置的要求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内容、形式、措施上的合法和符合立法意图,不允许对税法的曲解。

  (2)从范围上看,凡是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而达到规避或减轻税收负担的都属于避税范畴,有的学者把避税按性质划分为税收筹划、税收规避、税法滥用。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为达到节税的目的而制定的税收规划,也就是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在符合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当存在着多种可选择的纳税方案时,纳税人以税收负担最低的方式来处理财务、经营、组织及交易事项。

  税收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日益受到重视。当代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在动力都是为了获取最大利润,而盈利的大小又与税负的轻重有着直接关系。

  由于税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生产经营每个环节的实现都必然伴随着税收的影子,企业要成功地节税收,就应当在经营过程中依据税收固定征收的特征,将其纳入企业成本管理之中,进行有效的财务筹划。

  税收规避。是纳税人利用税法本身存在的漏洞或不完善之处所作出的减轻税收负担的方案选择。这类避税活动会使国家财政蒙受损失,但在法律上对此类行为缺少明确的证据,税务机关不可能像对待偷税、漏税那样予以法律制裁。

筹划 税收_避税 纳税人

避税和税收筹划的区别

合理避税是不是就是税收筹划,不合理避税=逃税、骗税

0企业所得税_合理避税

税务筹划、纳税筹划、税收筹划及避税有何区别

1、道义区别

世界各国对避税和税收筹划的法律界定存在很大分歧。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根据税收法定原则一一国家征税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不能对纳税人以道德的名义提出额外要求,国民只应根据税法要求负担其法定的税收义务,只要不违法都应允许,不必划分什么是避税,什么是税收筹划。

一般认为,税收筹划是充分利用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符合国家调整产业导向的行为,是正当的行为。避税则是利用税收立法上存在的漏洞或不完善之处,以达到少缴税的目的,在道义上通常有不正当之嫌

2、 立法导向区别

避税是用合法手段以减少税收负担,但其手段通常是钻税法上的漏洞、反常和缺陷,谋取不是立法者原来所期望的税收利益,与立法者的立法本意、立法导向是相违背的。

税收筹划也是通过合法手段减少税收负担,但其税收利益是立法者所期望的,或至少是立法者能接受的,符合或至少不违背立法者本意和立法导向。

3、政府反映区别

政府对避税行为一般采取种种反避税措施,包括完善立法甚至设置避税陷阱等,以达到打击和杜绝避税行为。

税收筹划是政府予以引导和鼓励的,政府甚至会积极指导或辅导纳税人调整产业政策,并针对实际情况,颁布一系列为纳税人落实税收优惠利益的政策、法规。

纳税筹划和偷税,漏税的区别

事前按税法规定在可选择范围中选择其中有利于纳税人的方案,这个是筹划。纳税义务发和后去想办法用非法方式达到看似合理的方案,这个是偷税。注意,现在没有漏税的说法了,只有偷税。

税收筹划与税务筹划有区别吗

从目前主流的一些解释中来看:

1、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是指同时站在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角度上,对税收的立法、征管方式以及纳税人的纳税事项进行全方位的策划。这个策划的最终结果包含了相对好的征税效果、最低的征税成本、税务最小化以及涉税零风险。

2、税收筹划

税收我们可以理解为税的收取或者税的征收。所以税收筹划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法的相关规定,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所赋予的征税权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税款的征收和税收执法行为的总和。

3、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是税务筹划和税收筹划之外,出现频次相对比较高的一个词。上面税务筹划的概念是站在税务机关的角度理解的,而纳税筹划则是站在纳税人的角度。纳税筹划的主流解释是纳税人以现行的税法政策为依据,从纳税人实际经营情况出发,在防范纳税风险的同时降低整体的纳税成本,从而实现纳税人权益最大化的一种税收安排。

从概念来看,我们总结一下税务筹划和税收筹划的区别就是两者的主体不一样,税务筹划考虑的角度更广泛一点,它包括了税收筹划和纳税筹划。准确讲,当前很多纳税人的降低税负的做法更应该被称为是纳税筹划。

从实际运用来看,税务筹划和税收筹划的区别几乎等于零,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混用的。一般的税务筹划机构和纳税人常常把这两个词混淆,把它们看成一个概念。

所以关于税务筹划和税收筹划的区别,对我们普通纳税人而言,没有必要那么较真,我们简单地理解为叫法不同就可以了。但有一点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不管税务筹划和税收筹划的区别是什么,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从实际情况出发,同时必须注意税务风险!

偷税、避税和节税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的过程。

节税筹划是纳税筹划的一种形式,它是指纳税人依据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采取合法的手段,最大限度地采用优惠条款,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合法经济行为。

税收筹划和节税是合理合法的行为。这是与避税、(偷)逃税的根本区别!

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或税法允许的办法,作适当的财务安排或税收策划,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达到减轻或解除税负的目的。其后果是造成国家收入的直接损失,扩大了利用外资的代价,破坏了公平、合理的税收原则,使得一国以至于国家社会的收入和分配发生扭曲。

避税虽然没有违反现有法律法规,但其危害性却不能忽视。

1、避税行为直接导致了国家税收收入的减少。

2、侵犯了税收法律法规的立法意图,使其公正性、严肃性受到影响。

3、避税行为的出现对于社会公德及道德造成不良侵害,使诚信纳税受到威胁,造成守法经营在市场竞争上处于不利地位。

偷(逃)税是税法所不允许的,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该修正案对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偷税罪作了重大修改,修改后的内容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七条。

对于抗税的处理,《刑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税务筹划和节税有什么概念上的区别?

1、税务筹划是从节税上演变而来的。基本上概念是相同的。

2、避税属于不合法的才是。逃避税务你说合法吗?

但是要用合法的方式来节税,就必需走法律漏洞,在灰色地带。

说合法又不合法,说不合法又算合法。

从法律漏洞上来节省税务费用,这就是税务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