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回事合理避税

提问时间:2019-12-23 15:06
共1个精选答案
admin 2019-12-23 15:06
最佳答案

收入不稳定的中小企业如何合理避税?

是否盈利或亏损,只是说情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自公司成立以来是否有完整的账务,是否有正规票据支持你的账务数据?

是否按月编制会计报表,从报表上应该反映出你的前期费用,反映你一年的经验情况是否盈利。

现在的税种多多,流转税包括 营业税,增值税,跟随流转税的附加税--城建税,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费、、这些是按取得的收入额计算的,不论是否盈利,都要先交的。

根据利润交纳的是所得税,所得税的计征方法有2个,查账征收和定率征收。

查账征收是按你的利润计征所得税。

而定率征收则是按你的收入×预计的盈利率(这个税局有规定)计算你的利润,依利润计征所得税。

这个征收的方式是税局认定的。(如果账务完整,能够准确的计算盈亏,可以申请案查账征收,前提是提供完整的账簿可以查账)。

供参考。。

避税 工资_合理 企业

工资合理避税

你替他避税了 公司就要承担的多了啊 我提几个建议啊 如果你们公司有隐形账户(不要说这个不明白啊) 就将他的工资分成两部分发 这样就减少了他的工资基数

或者将他的工资分出点 当通讯费发 (不要超过税法规定的限额 应该是300吧) 这样减了300 差旅费形式发 没有什么税务问题 你可以将他的差旅费计入某个项目 现在为项目发生的差旅费 也能计入项目成本 这样也可以避税

另外将工资发成车补等 也能避税 不过你公司负担就加重了

差不多我知道的就这些 祝您好运

你如果想不缴税的话 就要用做隐形帐了 因为基本上没有什么方法能完全不缴税的 而且你说的是个临时机构 我觉得做两套账还是比较好用的 当然 我这是教你犯错了 不过我以前在的那个公司就是个建设单位 而且也是这样做的 不过我是因为太不正规才出来的 所以你做不做就在你们了 有风险哦 你要与你们的审计事务所的关系好才可以啊

节税70%以上_合理避税

高收入群体都是怎么避税的

高收入群体当然有合理避税的方法,毕竟45%%的税率确实过重。在东朔 企服成立个人独资企业,申请核定征收,可以有效的节省个人所得税,只需要缴纳申请的核定征收税率即可,算下来可以节省90的税率。希望介意帮到你,望采纳。

"合理避税"是什么意思?

“合理避税”又称“税收筹划”。它来源于1935年英国的“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案。当时参与此案的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对税收筹划作了这样的表述:“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事业。如果依据法律所做的某些安排可以少缴税,那就不能强迫他多缴税收。”这一观点得到了法律界的认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税收筹划的规范化定义得以逐步形成,即“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取得节税(Tax Savings)的经济利益。”

希望我有帮助到您,如果觉得太麻烦或者想了解更多可以随时咨询我们哦

月工资30000元如何合理避税

第一种方法,是将月薪3万与年终奖综合考虑。可以将部分工资以年终奖的形式体现,对工资和年终奖的发放金额进行调整后,反复测算这两种金额的比例,从而使个税整体下降。这是任何税务机关都挑不出毛病的办法,当然降税的幅度可能不会有你想象得那么多。

那么,有没有月工资3万合理避税的同时,还能大幅度提高到手工资的方法呢?

第二种方法,就是通过捷税宝以你自己的名义,去成立一个个人独资企业。现在大多数员工与公司之间都是紧密型的雇佣关系,员工通过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来获取报酬,报酬越高,工资个税也越高。而通过注册工作室(也就是成立个人独资企业)的形式和原本服务的公司签订服务合同来获取报酬,这样的话公司和员工之间就从雇佣关系变成了合作关系,原本的3万工资也变成了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款项。在不考虑社保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可以省很多个税。当然这种简单的省税方法也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你要选对工作室注册地,在有税收优惠的园区注册落地,才能更好地享受节税。

员工工资如何合理避税

员工工资合理避税,目前常见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将工资发放尽量安排在允许税前扣除额从下;

(2)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 

(3)可采取推迟或提前的方法,将各月工资收入大致拉平; 

(4)纳税人通过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分期领取劳动报酬。

其中: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的方法主要有:

(1)企业提供住所,是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的有效方法; 

(2)企业提供假期旅游津贴; 

(3)购买保险公司的理财险; 

(4)部分计入工资单,其余工资采取用发票报销的方式;

(5)多向税务部门争取福利金比例,多走福利; 

(6)以实物形式发放; 

(7)多缴公积金(但是同样企业也面临多缴,好像重庆的缴费比例是一定的)

(8)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 如:

      ①企业提供免费午餐、或企业直接支付搭伙管理费;

      ②企业提供和安排免费医疗福利; 

      ③使用企业提供的住宅设备; 

      ④企业提供交通工具; 

      ⑤企业为职工子女成立教育基金,提供奖学金给职工子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