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税可分为两种,即正当避税和非法避税,二者有本质的区别。正当避税是利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找出现有的税法漏洞,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以减轻税负。对非法避税,国家税务总局的态度是进行打击。
从法律的角度,避税是个中性词,没有什么不光彩的,可以叫它节税,或者叫税收筹划,就是纳税人,包括企业和个人,怎样在法律允许的
范围内最少地缴税。还有一种介于合法避税和偷税之间的灰色地带,这是比较危险的,是纳税人应该谨慎对待的。合法的避税,符合税收法律政策,是法律不禁止的
行为;违反了税收法律和政策,就是偷税,就要打击。这就是法律对待避税的态度。
目前常见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将工资发放尽量安排在允许税前扣除额从下;
(2)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
(3)可采取推迟或提前的方法,将各月工资收入大致拉平;
(4)纳税人通过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分期领取劳动报酬。
其中: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的方法主要有:
(1)企业提供住所,是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的有效方法;
(2)企业提供假期旅游津贴;
(3)购买保险(放心保)公司的理财险;
(4)部分计入工资单,其余工资采取用发票报销的方式;
(5)多向税务部门争取福利金比例,多走福利;
(6)以实物形式发放;
(7)多缴公积金(但是同样企业也面临多缴,好像重庆的缴费比例是一定的)
(8)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
如:①企业提供免费午餐、或企业直接支付搭伙管理费;
②企业提供和安排免费医疗福利;
③使用企业提供的住宅设备;
④企业提供交通工具;
⑤企业为职工子女成立教育基金,提供奖学金给职工子女等
合理避税与非法避税的界限
合理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合法手段和方法,通过资金转移、费用转移、成本转移、利润转移等方法躲避纳税义务,以期达到规避缴税义务的非违法行为
(2)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
(3)购买保险公司的理财险;
(7)多缴公积金(但是同样企业也面临多缴)
(8)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 如:①企业提供免费午餐、或企业直接支付搭伙管理费; ②企业提供和安排免费医疗福利; ③使用企业提供的住宅设备; ④企业提供交通工具; ⑤企业为职工子女成立教育基金,提供奖学金给职工子女等
按照交税比例走啊,不要超过最低税率的上限就行了,你自己的公司,给你开不开工资有什么关系呢
几个月的,就分开几个月发,不要当作一个月的工资计税就可以了。例:现在是六月,发放4-6月的工资,每月2500元。那么,工资表就分开三个月做,计算个人所得税也分开三个月计算。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所得期间分开“6月1日-6月30日”、“5月1日-5月31日”、“4月1日-4月30日”三个月处理,收入项目中都用“工资薪金所得”,6月1日-6月30日的收入子项目用“月度工资薪金”,5月1日-5月31日、4月1日-4月30日两期间的收入子项目都用“补发以前月度工资”就可以了。
最能合理避税的就是把年薪平均到每个月,即使发不了,也让财务做了工资表,这样到年底,所得税会最少。当然,如果能找到些合理的手续进行报销,那就更好了,比如本来单位不报电话费,可以让单位报销,从工资里扣了,这样发工资时少一点,年终如果有奖金的话,就做为年终奖和最后一月一起算个税。
工资个税如何合理避税?
说到个人所得税,今年最大的热点就是起征点已经上调至五千元,尽管如此,对于很多人来说依然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此,很多企业采取各种手段帮助员工规避个人所得税,那么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下面就简单介绍几个常用到的避税方式:
1、提高职工的福利水平,使名义上的收入降低;
2、工资发放尽量在税前扣除额以下;
3、纳税人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分期领取劳动报酬;
4、采取推迟或提前的方法,将各个月份的收入尽量拉平;
5、多缴“三险一金”;
6、部分计入工资单,其余工资采取用发票报销的方式发放。
这些都是企业常用到的工资个税如何合理避税的方式。可能有人会说,企业多发工资,少上报不就行了嘛,何必那么麻烦。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非法逃税和合理避税是有很大区别的。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随便有个想法就去付诸实施,这样的风险是企业承担不起的。
现在实行个税全员全额申报制度,就是没有达到个税起征的的也要报给税务,那么工资的费用税务就有底了。何况员工的工资还要跟社保相结合,临时人员的人工费就只能做劳务费了。
劳务费就必须到税务代开劳务发票,不然就不能税前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