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避税就是少交税,那就只能降低你们开票时的金额或者尽量不开票!(卖东西给熟人时!)或者你们可以要求,供应商开票给你时,数量少开些,金额一样就好了!不过,你们要避税,帐面上的库存商品帐就得处理好,否则,风险就很大!
这个话题很大,说起来完全不是在这里能解决的。简单来讲,作为一般纳税人,可以进行增值税抵扣,尤其是营改增以来,大部分行业都可以开具增值税发票。所以,企业一般要尽可能的要求外部公司在给己方开具发票的时候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就可以增大公司的进项税额。至于其他方面的筹划,可以私下联系。
你好!合理避税的途径是有很多种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相应的税务筹划,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一、灵活运用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明确,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其中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如果兼用作生产经营,则可以抵扣。譬如公司购进了一部大客车,专用于接送员工上下班,取得的进项不得抵扣的。但如果说这部车还用来送货、接送员工参加会议,就可以抵扣了哦~
同理,公司开年会带有福利费性质,不得抵扣增值税,但是若是开工作总结会就是与经营有关的会务费,就可以抵扣增值税哦~
二、预设情景,巧用模型计算
某公司成立一年后营利1000万,股东到底是用分红模式还是利息分配模式好呢?现在分别来看一下。
分红模式:假定分红100万,涉及到个人所得税为:100*20%%=20万;
企业所得税为:100/(1-25%%)*25%%=33.33万。由于公司属于投资者,最终投资者负担税收53.33万;
利息模式:假定投资者取得100万利息,涉及到个人所得税为:100*20%%=20万;增值税:100/(1+3%%)*3%%=2.91万
而根据国税函[2009]777号 《关于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第四十六条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规定的条件,计算企业所得税扣除额。
所以
该公司支付的利息符合税法规定可以扣除的条件。即公司支付的100万 利息可以递减企业所得税。抵减金额为:100*25%%=25万
个人交税22.91万,公司递减25万,由于公司属于投资者个人,实际上投资者负担税收0元。
合理避税可搜“捷税宝”——税务筹划专家!免费筹划,政府支持包落地!
企业增值税如何合理避税?
通过1994年税制改革后,其中增值税已经成为国税的第一大税,这也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谈到合理避税时,首先要根据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和法律条文的规则下进行避税。如果企业想合理的避税,那么就需要专业的税务知识,同时还要了解当时的税务政策,如果谈到专业的税务政策,首选的还是财税代理公司。
一、避税的目的就是减少税款的缴纳,那么就可以通过挂靠几种免征增值税项目来达到避税的目的,有很多企业就是以各种方式挂靠在这几个项目名下,利用免税项目,进行有效的避税活动。
二、利用采购农产品享有10%%的扣除条款来避税;像这种方法的避税额度是比较大的,特别是直接从农民手里收购的农产品,因为这部分商品与农民有关。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商品经济不发达,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导致农产品买卖的结算制度、付款制度以及票证管理极不健全,这给企业避税带来很多机会。然而企业可以扩大购买农产品的额度,从而扩大了扣除税额,甚至虚减利润,影响所得税的征收。
三、很多企业纳税人利用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进行避税;由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纳税计算不一样,小规模的纳税了率是3%%,而一般纳税人就达到17%%,而且在这两种计算方法中也许一种对纳税人来说特别有利,于是就有可能将一般纳税人故意降格为小规模纳税人,或者有条件成为一般纳税人的故意不作一般纳税人认定以便于避税。
四、利用增值税发票进行避税;由于新增值税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所注明的增值税款来扣除进项税额,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增值税票几乎已取得了与人民币同样的效能。企业为了尽可能地增加进项税额,就在专用发票上打主意。
比如有两项交易,一项可以开专用发票但价格较高,但另一则不能开具专用发票但价格很便宜。企业在权衡收益以后,也许就更乐意选择前者,因为可扣的进项税额远大于价格的差异。
增值税是增加价值的部分纳税。理论上讲,如果你开出10万元的票(销项),同时收到10万元的票(进项),就不用交增值税。但实际中,税务要核定你的增值税税负,小于3%%的要重点稽查,如果发现问题,不但要求补交,还有可能罚款。
那C公司开出的8万元没有进项怎么办?
没有进项就要全额纳税了。
1、从其他渠道进货,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2、向税务局提交申请,降低税负,太高了。你司的情况,恐怕主营业务利润率比税率高不了多少吧?
3、下策,只能逃税,无法避税。那就是减少开票收入,隐瞒不开票收入。
要合理避税,需要一个了解国税、地税以及当地优惠税收政策的会计。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要合理避税:首先需要不是公司采购进来的原材料及相关商品的供应商都必须是具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一般纳税人(在同等价格下:小规模纳税人税率只有3%%,与一般纳税人17%%,相差14%%。),然后,对于公司的销售可以适当进行变通,降低公司的应税销售额。另外,针对当地的优惠税收政策,进行公司经营扩各方面的调整,以求达到优惠税收政策要求的条件,进行避税。 2、企业所得税:首先,根据公司情况对坏账、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按税务法规定范围进行计提,增加税前可扣除费用;然后,对各项费用有税前扣除比例的,则根据费用的具体进况进行分流,纳入符合税前扣除范畴,比如:员工的聚餐费以及员工出差的餐费则可以做好记录,从业务招待费中分离出来。(税务部门一般将餐费归入业务招待费,按比例扣除后现进行纳说调整)。销售成本的结转:往往一定的商品均有一定的损耗,将合理的行业损耗记入成本,增加销售成本。 避税是指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一定的形式,方法和手段,避免或者减轻税赋的行为。大体上有三种形式:合法型、非违法型、形式合法而内容不合法。 具体采用的手法有以下几种: 一、转让定价:通过关联企业,达到整体最大限度的逃避纳税义务。对产品、劳务的交易不按市场价格进行,在税率高地区采用高进低出,在低税率地区采用低进高出,以达到整体的避税。在跨国企业中甚至还存在开票公司这种形式。 二、企业存货计价避税:利用企业内部具体的核算方法和存货的市场价格变动,采用高转成本,低转利润的办法。 三、折旧:采用税法允许而对企业有利的折旧方法。 四、资产摊销法:对无形资产、递延资产、低值易耗品、包装物、材料的摊销尽可能保持成本最大化,税前利润最小化。 五、筹资租赁法:以支付租金的方法降低企业利润和税基。 六、信托手段:通过在税收优惠地区设置信托机构,让非优惠地区的财产挂靠在优惠地区的信托机构名下,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避税。 七、挂靠避税:例如挂靠在科研、福利、教育、老少边穷地区。 2,在实践中,有几种典型的避税方法可供参考: 1)、综合利用避税法。综合利用减免税的范围: 一是企业在产品设计规定之外,利用废弃资源回收的各种产品; 二是废渣的综合利用,利用工矿企业采矿废石、选矿尾矿、碎屑、粉尘、粉末、污泥和各种废渣生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