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提供三个具体避税的方案,针对工程建筑公司:
1、建筑材料方面(采购平台);可以设立一个个人独资企业作为采购平台,由个独来采购建筑材料和设备来供应给工程建筑企业,来合理避税。
2、建筑劳务分包(工程服务+设计服务+安装服务等);工程建筑避免不了施工人员的招募,可以设立一个个人独资来作为劳务分包商,或者工程服务商、设计公司或者安装服务商,将以上工作一部分或者多部分外包出来合理避税。
3、采用“灵活用工”形式,签订第三方平台所提供的工程人员。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建筑劳务和一般劳务的税率都是5%%,他们都是劳务是一样的,而建筑工程的营业税税率为3%%。
问题补充:
你属于服务业,主要税种为营业税,按税务核定的办法缴纳:(交地税)
1、主税:按收入交5%%的营业税。
2、附加税费
(1)城建税按缴纳的营业税的7%%(县镇为5%%、乡为1%%)缴纳;
(2)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的3%%缴纳;
(3)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的1%%缴纳;
3、按分配的红利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4、按利润的25%%缴纳企业所得税。
5、另外,还有房产税(原值7折的1.2%%)、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有车交车船税等。
多找一些发票,如办公费,差旅费,交通费,会议费之类的来报,如果还不够,让别人给你代开运输费,车辆租赁费,劳务费,咨询费,装修费等,当然你要给别人税点,但毕竟比交20%合算多!但账目还需倒账才能平,如果大额的代开的费用发票,还最好和开具单位签订合同,这样才会真实。
对于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合理避税,主要采取两个方案:
1、寻找一个企业所得税税率极低的税收洼地注册公司,将所有业务转移到新的税收洼地,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2、通过利益或者其他费用输送的方式,将企业利润以费用支出的方式转移到税率洼地设立的新公司中;
你的甲乙丙的合作关系我是不了解是否会变得特殊。但避税方案无论是国地税纳税类型的企业其实都是同样道理的,按照你目前的例子来说此项帐面交易是甲与乙公司所涉及的工程承包,要不要避税节税那是乙方公司的事了,你无须瞎掺和呀。除非乙公司肯答应你让他节税后会把多余利润返给你,那这样你才可以实现最大化利益。
你这个问题问的泛泛,作为建安施工企业每期的进账凭证缺乏就足够你脑大了。
税收优惠减免,参看当地税务的小册子。其实没有所谓的合理避税,你企业不交税,国税地税默认了,不来找你麻烦,那就是合理的。你自认为很合理,人家来查你账,最后还是要补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