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避税有服务费

提问时间:2019-12-23 15:20
共1个精选答案
admin 2019-12-23 15:20
最佳答案

收取了5000多万的居间服务费(也就是佣金),如何合法的节税或者避税?我要交多少税?

最简单的算法,5000万元的居间费(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50000000×(1-20%%)×40%%-7000=15993000元。即大概需要缴纳160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想合法避税,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否则fbb就不会冒如此大险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还差点失去自 由。

避税 合法_纳税 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合理避税的方法?

小规模纳税企业合理避税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个方面,企业所得税方面避税:

1、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多积累一些费用票,比如的票、文具发票、洗涤用品、复印纸、墨盒等电脑耗材等各种费用发票。尽量回避饭费、礼品这类不能全额抵税的费用。另外对于企业正常的费用支出有许多是没有正式发票的,只有一张收据,这样的费用支出要尽量减少。

2、工资,可以按照当地企业所得税的计税标准编制工资表,当然要比实际支付工资高(若超出个所税的标准还要缴纳个所税)。另外领取工资的人员最好是具有退休证的返聘人员,这样可以少按人数缴纳残疾人保障金(约按职工人数减退休返聘人数*400元左右)。

 第二个方面, 增值税方面避税

1、在销货时,可以针对收现和不要正式发票的业务采取回避态度,计入往来账,或也可不入账处理。

2、在进货时,对于没有正式发票的进货,即使买票也要资金的支出有配套的发票,这样做可以增大成本,减少毛利。

合理避税_节税70%以上

为了合理避税,在租赁合同中,可以把实际租金分解成部分租金和服务费两部分吗

1楼说得对,如果现在街面上那上铺有几个会按实际的弄。都是自己再弄份低租金的。

怎样才能合理的避税

利润高的话,自己再以朋友的名义注册一个咨询服务公司,让服务公司开服务费到你公司,增加工资成本,降低利润,降低税收。服务公司的利润可以直接提出来,不需要利润分配的。

公司业务提成怎样合理避税

公司业务提成的合理避税方法:

一、按常规应计入销售费用。交个人所得税的时候,这部分提成计入工资总额纳税。

二、如果想避税,就让业务员拿发票来报销,没报完的部分仍然要计入工资总额缴纳个所税。

这个方法其实是合法的。因为业务员有很多支出是应该在其业务提成中扣除的,比如招待费、交通差旅费、汽油费、礼品支出等等,是其取得收入必须支付的。用报销的形式如通讯费,交通费,差旅费,交际费,餐费的发票来冲销。

三、可以考虑按月预提,年底结算,补足差额。

四、要公司申请多往住房公积金里投点,这样公积金里的钱既不用交税又是属于自己的。”

利用住房公积金来进行避税,是完全合理的。根据个人所得税有关规定,每月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从税前扣除的,也就是说住房公积金是不用纳税的。同时,根据公积金管理办法,职工是可以缴纳补充公积金的。”

五、保险其实就等于保障+避税,选择合理的保险计划,对于大多数白领来说,是个不错的理财方法,既可以得到所需的保障,又可合理避税。”

六、目前购买投资基金所得的收益是不收税的,不少上班族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都选择了这种方式。”

七、教育储蓄支取时凭相关证明可不收利息所得税,对于白领同样具有吸引力。

朝阳区税务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购买公积金、保险、基金、教育储蓄等避税方法都属于正当途径,

八、通过往来款,能解决一时,不能根本性的解决,而且一旦检查也是很容易发现的。

为了防止业务员报销太多,纳税太少而被税务机关盯上,可以给每个业务员规定一定比例的个人费用报销额度,让他们适当地缴点。

九、纳税人发生的下列支出,不作为工资薪金支出:

(一)雇员向纳税人投资而分配的股息性所得;

(二)根据国家或省级政府的规定为雇员支付的社会保障性缴款;

(三)从已提取职工福利基金中支付的各项福利支出(包括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探亲路费等);

(四)各项劳动保护支出;

(五)雇员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

(六)雇员离退休、退职待遇的各项支出;

(七)独生子女补贴;

(八)纳税人负担的住房公积金;

(九)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不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项目。

合理避税跟做假账有区别吗

合理避税与假帐是不同的概念。合理避税是在不违反国家税法规定的前提下使企业尽量少交税。

做假帐是违法行为。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中国税务百科全书》对避税的解释是:避税是指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纳税前采取各种合乎法律规定的方法,有意减轻或解除税收负担的行为”。联合国税收专家小组的解释是:“避税相对而言是一个不甚明确的概念,很难用能够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措词对它作出定义。但是一般来说,避税可以认为是纳税人采取某种利用法律上的漏洞或含 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以致减少他本应承担的纳税数额,而这种做法实际上并没有违反法律。虽然避税行为可能被认为是不道德,但避税所使用的方式是合法的,而且纳税人的行为不具有欺诈的性质”。这两种解释虽然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其涵义基本相同,其共同特征是:一是说明了避税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或解除税收负担;二是说明了避税所采用的方式是合法的。

  我认为避税“合法”一说值得商榷。第一,《辞海》对“避”字的解释是:让开,躲开、避免的意思。仅就“避”字来说,不能明确其合法或违法,关键是要看如何“避”。在税收方面有合法躲避,也有违法躲避。合法躲避应是纳税人在未发生纳税义务之前,按照税法规定,选择一种税收负担较轻的生产、经营活动。违法躲避应是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已发生纳税义务,但通过各种方式减轻或解除纳税义务的活动。把合法躲避与违法躲避纳税义务混淆在一起,统称为避税,并且界定为合法的,是不准确的。第二,把避税界定为合法的,那么不合法的行为就不能称为“避税”,也不能把表面上看是合法实质上为违法的行为称为“避税”,因为界定某种行为是否合法,不能根据表面现象,应透过现象看其本质,本质是事物的核心,而不能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合理避税与偷税、漏税有什么区别?

合理避税是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来达到减少缴纳税款的经济行为。即通过不违法的手段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精心安排,尽量满足税法条文所规定的条件,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

而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各种不公开的违法手段,隐瞒真实情况,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

漏税纳税人无意识地漏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漏税是由于纳税人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或者由于工作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如错用税率,漏报应税项目,少计应税数量,错算销售金额和经营利润等。

很明显,合理避税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之内,是以不违反税法为前提。而偷税、漏税分别是指故意和非故意违反税法的行为,漏税与偷税有着性质上的区别,判定漏税的关键是并非故意,因而在处理上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