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税 避税 税负转嫁

提问时间:2020-03-05 04:06
共1个精选答案
admin 2020-03-05 04:06
最佳答案

节税、避税、偷税、漏税到底区别在哪里?_纳税人

许多人无法区分节税,避税,逃税和逃税之间的区别,使自己和企业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有些人甚至花了额外的钱,后悔地入狱。

首先,节省税款。节税是完全遵守国家法规并享受税收政策的税收活动。节税的最大特点是在企业生产经营之前进行。最常见的节税行为是企业申请成为高科技企业,企业所得税从25%急剧下降至15%,下降幅度高达40%。节省税款不仅是完全合法的,而且国家还积极鼓励纳税人节省税款,因为给予优惠政策的地区是该国希望支持和​​发展的领域,并且纳税人依靠相关政策来实现节省税款,这意味着有关国家政策已经执行相关领域已经发展。

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漏洞来减少应纳税额的行为。与节税相比,避税在表面上遵守了税收法律法规,但从本质上讲与立法意图背道而驰。人们通常将避税称为“合法逃税”,但这在本质上并不完全合法。因此,避税具有更高的风险,并且极易受到政策影响。

逃税是“纳税人伪造(设置了虚假的账簿,会计凭证),篡改(对账簿,会计凭证,变更等),隐瞒,未经授权销毁账簿,会计凭证或上述“支出”(以抵消或减少实际收入)或未列出或报告不足的收入,或拒绝举报或作出虚假的纳税申报,且未在通知后支付或少付“应纳税额”由税务机关。逃税是纳税人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一旦发现逃税,税务机关将追回未缴或未缴的税款和滞纳金,并应按照《税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构成逃税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逃税是对纳税人的无意识行为或由于无意识而造成的少付税款的侵犯。例如,由于缺乏对税法和金融体系的了解和熟悉,或者由于工作疏忽,滥用税率,遗漏了应税项目以及对应税数量,销售额和营业利润的轻描淡写。

为逃税,税务机关应限制逃税者按计划缴纳税款;那些不缴税的人应从逃税之日起每天支付滞纳金。

以上分析表明,节税是一种法律行为,避税是一种高风险的非非法行为,逃税和逃税是非法行为。节税符合立法精神,是税法允许甚至鼓励的,是税收筹划的主要内容。避税与立法精神背道而驰。这也可能导致政府采取反避税措施。

目前,中国推出了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合法的节税行为,您可以享受非常优惠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由于这些大规模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多以出版物的形式呈现,它们高度分散,但具有的特征不仅是公司,纳税人不了解,甚至基层税务机关也不了解,但情况不时发生。

中央财经大学的调查数据表明,尽管许多企业都有逃税和逃税行为,但93%的中国企业并未缴纳更少的税款,而是缴纳了更多的税款。

因此,企业应在合法性的前提下进一步了解税收政策,积极节约税收,并最终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节税工程并不是教你去避税|邱庆剑老师如是说

征税是一项义务

许多老板不明白这一点。他们征税:“我赚钱。我为什么要向这个国家纳税?”您确实可以赚钱,但是如果您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状态机,那么您可以赚钱。是钱吗

伪造最终是假的。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未来,税务,银行,工商,劳动等部门将在互联网上共享信息,避税者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狭窄。

历史上,避税案例是从税务检查员的角度进行解释的。我以后将与您分享的示例从纳税人的角度详细描述了“避税防火墙”的构建。该示例对税收征管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们揭示了此案的目的,并希望它可以帮助税收收集者找到更多的突破。

实际上,收税管理人员以及财务和税务专家总结了许多有效的税务检查方法,例如分析毛利率,分析税负税率,分析交易,分析成本构成等。分析软件。这些方法很容易突破会计师的虚假账目,但是它们对“避税防火墙”的作用并不明显。

讲习班上流传着一个词:“最后一位会计师造假账,一流会计师修理城墙。”虚假账户通常由闭门会计师进行,以进行财务会计造假,而业务部门的数据是真实的。税务官员检查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后,便会立即发现问题。“避税防火墙”是金融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每个链接中有两组数据,对与错,并且每个链接中都有保护措施。税收征管人员的常规方法通常无效。难以提取真实证据。

避税方法越复杂,我们的研究就越值得确保将每一分钱的税款都可以支付到国库中。我们从纳税人的角度阅读了这个“税收防火墙”示例,就像亲自经历了它的构建过程一样。阅读后,我们还找到了攻击的方向。

由于避税不是解决之道,因此我们必须指出一种解决之道。为此,将来将详细描述新的节税方法-节税项目。此方法与“避税防火墙”完全对应:“避税防火墙”从业务运营的角度讲是虚假的避税行为,但是节税项目从业务运营的角度讲是合法的税收节约。这种积水方法与以前的税收筹划有很大不同。它不是由会计师或财务经理实施的。这是一个大型项目,可以通过一个经济实体的上下合作来实现。。

节税项目的方法是从一个大地方开始,从一个小地方开始改进。

节税项目的两个基石是:企业生命周期和业务运营的闭环。

节税项目的三大手段是:科学地选择企业的组织形式和控制方法,合理地安排区域或行业的生产资源和生产能力,以及整合和重建企业的业务流程。 。

显然,节税项目不是围绕税收政策实施的,而是采用诸如研究法律空缺之类的小技巧。正确地应用此方法可使公司大大降低税收成本,其金额不少于避税所带来的看不见的收益。

避税使老板感到担忧,而节税项目则使老板睡得香甜,吃得饱饱。

作为重要的日照节税工具,节税项目自成立以来一直备受争议:积极使用它是合法的节税措施;另一方面,使用它已成为避税的有利助手。我恳请大家从头开始应用它,并遵循日照和节省税款的道路。

切记!这3种避税方式不可取,违者重罚!

一年将至,2019年第四季度将很快迎来。在这一重要时刻,悟空财务和税务发现许多公司缺乏成本账单,利润过高。 “巨额税收”导致高管“精疲力尽”寻找减轻税收负担的​​解决方案。

在当前环境下,税收监管变得越来越严格。企业面临的最普遍问题是“税收问题”。税负很重,有许多税要缴纳!没有一些“措施”,恐怕很难生存。但是,随着第三阶段黄金税的推出,许多公司被迫“死了”。凭借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金税第三阶段有效地识别并调查了企业的违规情况,这使许多企业“从恐惧中受苦”!

俗话说:“只要思维不滑,困难多于手段。”实际上,正常的纳税人可以生存,但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许多公司愿意冒险并采取行动。他们认为自己可以掩盖天空。它成为逃税的教科书。

他们是如何逃税的?

1.发票非法。

是要购买发票!为什么要买?当然,为了少缴税,就需要承担更多的费用。您用什么来证明公司产生了费用?那当然是发票!因此,发票就是企业的生命!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很难获得门票。这次您了解为什么销售发票的SMS遍地开花,因为需求量很大!

2.隐藏收入。

在金融业中有一句俗语:“不作假帐的会计就不是好帐。”隐藏收入是公司减轻税收负担的​​最佳方法。没有税收负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许多公司有两个原因。但是随着“金税”第三阶段的启动,将收入作为一种避税方法而隐瞒,我们必须向所有人道别!

3.使用门票抵消费用。即,可以开具公司所有员工的个人消费发票作为公司名称。一方面,公司可以列出成本,也可以通过“机票返还”变相向员工付款,从而减轻了员工的税收负担!两只鸟和一块石头!

但是,随着税务局对发票比较的升级,对每张发票指定商品类型的严格要求以及其他规定,使用机票来抵消费用变得越来越困难。更加不切实际。

现在,许多中小企业越来越重视税收筹划。减轻税收负担是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主要目标。作为纳税人,企业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税收。做生意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和最大化利润。

接下来的问题是,您如何合理地节省税款并减轻公司税负?悟空高级会计师制定了以下方案,以帮助公司合理地节省税收:

1.合理提高员工福利。许多中小型企业可以考虑在不超过应纳税工资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其雇员的工资。员工的五险一金也必须按时支付。这些费用不仅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还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这大大降低了公司运营的风险。这也是员工节税最幸福的方式!

2.税收优惠。

这是最合理,最“安全”的节税政策!现在,许多公司选择考虑在可以享受更大税收优惠的所谓的“税收减免”中注册其公司。

选择合适的园区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实际利润,还可以使企业更安全地享受政府的税收支持和奖励计划。它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惠政策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财务和税收专家小组温馨提示:

合理,合法和最大化的收益。这是节省公司税款的正确目标。中小企业在税收筹划中必须遵守税法的有关法律,不得将避税等同于逃税和逃税,也不得损害国家利益。依法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什么是节税和避税?

所有企业家都希望减少税收,这并非没有可能。企业可以通过节税和避税两种方式少缴税款。但是,节税和避税之间并没有很小的区别。避税和节税有时很难在现实中明确定义,但是概念上存在差异,尤其是在以下方面:

节省税款

也称为税收筹划,通常是指纳税人使用法律手段(政策技巧,计算分析,会计政策等)来实现不缴税或少缴税款的目的。在选择时,纳税人应选择使税务负担最小化的方法来处理财务,经营,交易和其他事项;

避税

与节省税款不同,它使用非非法手段来达到逃避税收义务的目的。这种非非法的意思是既不明确允许也不禁止所使用的手段,而是““政策空白”,是因为政府直接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间接使税收制度不公平并产生了其他不利影响,这是税收征管中的反避税行为。政府通过提高相关法规和政策的水平来限制企业的避税行为。行为。

一,节税的特点

首先,要遵守税收政策和法规。节省税款是在法律条件下进行的,是对政府制定的税法进行比较分析后的最佳选择。

其次,这符合政策的立法意图。纳税人使用税收激励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税法固有的优惠政策来享受其利益。结果就是税收法中优惠政策的立法意图。因此,节税本身就是实现宏观调控目的的优惠政策的载体。

第三,需要计划。节税要求纳税人充分了解现行税法和财务知识,并结合企业的全面融资,投资和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法律规划。没有计划,就不会节省税款。

第四,表现形式多样。由于各国税法和会计制度的差异,世界各国的节税行为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一个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的国家税收政策差异越大,纳税人的选择范围就越大,节税形式也就越多样化。

其次,避税与节税之间的区别

尽管避税和节税有很多共同点,在实践中很难严格区分,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差异。

1.避税违背了立法精神,节税与立法精神保持一致。

换句话说,根据法律意识进行的节税活动及其后果与税法的原始含义是一致的。它不会影响税法的地位,但会加强税法的地位,从而使税法的使用使宏观调控更加有效。有效,值得推广。

2.从某种意义上讲,避税等同于逃税。

避税是达到逃避税收义务目的的一种非非法手段。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国家税法和逃税。直接后果是减少国家财政收入,间接后果是失去税收制度公平与社会腐败。因此,国家需要通过反避税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整和调节,而无需节税。

第三,避税与节税之间的相似之处

作为纳税人实现不付款或少付款的两种有效方法,节税和避税仍然有共同点。他们都是纳税人,对象是税收。该方法是减少各种类型的应税对象,减少税额计算的基础,避免繁重的税率,降低税率,摆脱纳税人的概念,从纳税人到非纳税人,以及无限地纳税。有限纳税人的债务人依靠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利用税收征收和管理的灵活性,利用税法漏洞,转移利润并分离产权。

综上所述,引入避税和节省的共同特征是:

(1)同一主题,全部由纳税人完成;

(2)目的是相同的,都是希望减少其应纳税额并达到不付或少付的目的的纳税人;

(3)处于相同的税收收集和管理环境以及相同的税收法律法规环境中;

(4)有时两者之间的界限是未知的,并且它们经常可以相互转换。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很难清楚地区分节税和避税。

(5)不同国家对同一经济活动的内容有不同的标准。一个国家/地区是合法的节税行为,而另一个国家/地区可能是非非法的避税行为。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有时两者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转化。因此,如果没有相同的时空尺度,就无法判断它们。

税务筹划节税与避税、偷税的本质区别是什么?_税收

许多老板可能无法区分节税,避税和逃税,但他们绝对知道逃税和逃税是错误的。尽管只有一个词的差异,但性质却有所不同。简要总结一下每种方法的合法性。税收通行证的组织方式如下:

1.税收筹划符合节约税的概念

节省税款是指根据税收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在法律上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行为。节省税款是一种合法合理的行为,其合理性体现在其行为上符合制定优惠税收政策的精神。

在中国的税收理论和实践中,目前的税收筹划概念等同于节税。在国家税务总局出版的税收筹划书和《中国税收文件》中,税收筹划被明确定义为在范围内通过业务,投资和财务管理活动的预先筹划和安排而尽可能多地获得的税收筹划。税法规定。 ”节省税款的税收优惠。

其次,税收筹划与逃税之间的区别

逃税的定义: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逃税和抵制犯罪的补充规定》的有关规定:纳税人采用伪造,篡改,隐瞒,未经授权销毁帐簿和凭证的行为,如果您支付更多或更少,或低估了收入,或在账簿中做出虚假的纳税申报表,就是逃税。

税收筹划与逃税之间存在本质区别:逃税是公然违反税法的行为,是与税法相对的行为。逃税的主要手段是纳税人可以主动隐瞒有关税收情况和事实,以达到少缴或不缴税的目的。他们的行为显然具有欺骗性。税收筹划遵守税收法律的规定,即首先,在遵守税收法律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的优惠税收法律,并结合纳税人的具体经营条件,制定最有利的税收政策,相关计划,税收筹划的本质合法。

就法律后果而言,逃税是税法明确禁止的行为。因此,纳税人经税务机关核实后,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依法予以处罚。世界各国的税法对逃税行为都处以罚款,掩盖了纳税事实。税收筹划是通过某种法律形式尽可能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其经济行为在形式上和实际上都符合税法。各国政府通常默认甚至鼓励这样做。的。

从社会影响的角度来看,逃税是公然违反税法和使用虚假声明减少税款的行为。因此,逃税是纳税人对税收的一种蔑视。为了防止纳税人逃税,地方税务部门正在取得进一步进展。加强税收征管,严格执法。税收筹划的成功需要纳税人和计划者熟悉税法的规定并充分理解税法的精神,同时掌握必要的筹划技巧以实现节税。

第三,税收筹划和避税之间的区别

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中的漏洞或缺陷来认真管理商业和金融活动,以实现经济行为,同时减轻税收负担。例如,在中国的一些企业,为了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两免二减”税收优惠,邀请国外客户,不投资,而只是用自己的名字建立所谓的外商投资企业。企业。另一方在享受外国投资者的优惠待遇的同时,从事内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显然,避税行为在制定优惠政策时违反了税法的精神和意图,不符合政府的税收政策取向。因此,它绝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关于“避税”是否合法的争论一直在进行。逃税者认为,逃税是基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没有犯罪”原则的“法律”,因为它确实可以在一定时间为纳税人带来利益。因此,逃税的概念从一开始就是中立的。这也是纳税人之间的愤怒。但是,随着避税范围的扩大,对中国财政收入的影响持续增加,政府在税法中不断增加了反避税条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避税不再是一种中立的行为,而是违反甚至打击法律规定或立法精神的非法行为。

可以说,避税是纳税人利用税法中的漏洞和不成熟之处,依靠聪明地发挥税法的“边缘球”来获得税收利益。税收筹划是按照国家税法和政府税收立法的意图,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就投资,经营,金融活动作出事先安排的。尽管避税在形式上不是非法的,甚至反映出一个“聪明”的计划者,但其实质与税法的立法意图背道而驰。税收筹划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完全合法的,反映了国家税收政策该意图将受到税法的保护和鼓励。

节税不是偷税!这几个税收常识,一定牢记

节省税款不是逃税。记住这16个常识税!

1.小规模纳税人的每月(每季)增值税免税率是多少?

自2019年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从事增值税应税销售活动,每月总销售额不超过100,000元(以一个季度为纳税期,每季度不30万元以上),免征增值税。

2.小规模纳税人是通过合并计算还是单独享受免税销售?

自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使用所有增值税应税销售活动(包括商品,服务,服务,无形资产和房地产的销售)来计算销售总额,以确定他们是否已达到免税标准。

3.小型纳税人出售房地产可以免税吗?

如果小规模纳税人的月度(季度)总销售额未超过免税标准,则所有销售(包括房地产销售)均可享受免税政策。

如果小规模纳税人的月度(季度)总销售额超过免税标准,那么从不动产销售中获得的销售将无法享受免税政策。但是,在扣除当期发生的不超过免税标准的房地产销售之后,从商品,服务,服务和无形资产的销售中获得的销售可以享受免税政策。例如:

范例1:小规模纳税人在2019年1月出售了40,000元的商品,提供了30,000元的服务并出售了20,000元的房地产。销售总额为90,000元(= 4 + 3 + 2)元,不超过10万元的免税标准。纳税人销售商品,劳务和房地产销售9万元,可以享受免税政策。

示例2:小规模纳税人在2019年1月出售了40,000元的商品,提供了30,000元的服务以及出售了100,000元的房地产。总销售额为170(= 4 + 3 + 10)百万,不包括不动产的销售额为70(= 4 + 3)百万。纳税人的商品和劳务销售额可达到7万元。为享受免税政策,房地产销售收入人民币十万元应按规定征税。

4.如何确定应用增值税差异税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人的免税销售?

在适用增值税差额税收政策的情况下,将差额后的余额用作销售额,以确定其是否可以享受免税政策。例如,2019年1月,建筑行业的小规模纳税人(按月纳税)获得了20万元的建筑服务收入,同时又向其他建筑公司支付了12万元的分包费,扣除了小规模纳税人套餐后的销售额为8万元,不超过10万元的免税标准,可享受当月的免税政策。

5.在固定时期内缴税的小规模纳税人是否可以自愿选择每月或每季度缴税?

小规模纳税人可能有不同的免税政策,享受免税政策的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

示例1:2019年1月至3月,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分别为50,000元,11万和12万元。如果按月纳税,一月份仅可免税5万元;如果按季度纳税,则由于该季度的销售额为280,000元(未超过免税标准),因此所有280,000元都可享受免税。

示例2:2019年1月至3月,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分别为8万元,11万元和12万元。如果按月纳税,那么一月份可享受免税额8万元。如果您按季度纳税,则由于该季度的销售额31万元已超过免税标准,因此31万元将没有资格获得免税。

基于上述情况,为了确保小规模纳税人充分享受该政策,在固定时期内纳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根据其实际业务情况选择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纳税。但是,一旦选择,就不能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更改。

6.其他人如何以一次性租金的形式出租房地产而获得的租金收入免税?

以一次性收取租金(包括预付款)的形式出租房地产的其他个人可以在相应的租赁期内平均分配。分配后的月租金收入不超过1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税。

7.应按照现行法规缴纳增值税预付款的小规模纳税人,在预付款地点实现的每月(每季度)销售额是否不超过免税标准,他们是否需要提前付款?

根据现行法规,应提前缴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例如:提供跨地区的建筑服务,出售不动产,出租不动产等,其中每月(每季度)销售预付地点不超过对于免税标准,无需在当期预缴税款,也无需填写“增值税预付税表”。如果已经预缴税款,则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款。

8.当小规模纳税人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出售预售增值税用于房地产销售时,如何应用免税政策?

出售房地产的小规模纳税人中的单位和自雇企业应根据其销售,纳税期限和其他现行政策和法规,决定是否预付增值税。例子:一个单位卖出的房地产销售额为20万元。在第一种情况下,如果您选择按月纳税,并且房地产销售额超过每月免税额10万元,则应在房地产所在地预缴税款;第二种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选择按季度纳税,并且房地产销售额不超过季度销售额30万元的免税标准,则无需在房地产所在地提前缴税房地产。

9.其他人如何出售不动产?

其他个人按税率出售房地产,并根据现行政策继续征收和免征增值税。例如,如果其他已出售住房两年的个人符合免税条件,他们仍然可以享受免税待遇;不符合免税条件的,应当按规定纳税。

10.实行免税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人如何填写报税表?

对于实行免税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人,如果月销售额不超过100,000元(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元),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额纳税人规模纳税人))“在“免税销售”列中,具体为:

(1)如果纳税人注册类型为“个人”,则填写第11栏“销售额尚未达到阈值”;

(2)如果纳税人注册的类型不是“个人”,则在第10栏中填写“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免税销售”;

(3)“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主要形式的第10栏和第11栏不能同时计算。

11.在2019年1月1日之后,如果小规模纳税人的月度(季度)销售额不超过免税标准,如何开具一般增值税发票?

已经使用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的税收控制设备开具普通增值税发票。

不使用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开具普通增值税发票,而无需支付增值税。

在2019年1月,小规模纳税人的月度(季度)销售额未超过免税标准,但已经为当期开具的普通发票支付的增值税可以在纳税申报期间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款。

12.在2019年1月1日之后,如果小规模纳税人的月度(季度)销售额不超过免税标准,那么如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1)如果它已包含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试点中,它可以继续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针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销售计算并支付增值税。如果通过销售获得的房地产需要开具特殊的增值税发票,则仍需要向税务机关申请发行。

(2)如果其本身不属于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试行计划,则应向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增值税,并计算并缴纳增值税用于销售增值税专用发票。

(3)因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当期支付的税款可在所有增值税专用发票被收回或专用红色退还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值税信件发票是按照规定开具的。税。

13.自2019年1月1日起,住宿,建筑,认证和咨询,工业和信息传输,软件以及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中的小规模纳税人已被纳入增值税发票开发试点行业,可以自己发行增值税发票的销售标准发生了什么?

自2019年1月1日起,已纳入试点行业自行发行特价机票的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标准已调整为每月100,000元(季度销售额为30万元) ),其他事项应当按照现行规定执行。

14.在2019年,一般纳税人可以转移为小规模纳税人吗?

自2019年1月1日起,在转让注册日期之前连续12个月(税期为1个月)或连续四个季度(税期为1个季度)都没有累积销售。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一般纳税人(包括原始的一般增值税纳税人和增值税改革的一般纳税人)可以选择在2019年注册为小规模纳税人。如果转让登记日之前的营业期少于12个月或4个季度,则根据月(季度)平均应税销售额估算累计应税销售额。实行增值税差别税政策的一般纳税人确定差额之前的销售额是否符合转让登记标准。

15.纳税人转让注册后,如何处理销售折扣,暂停或退货的情况?

对于在一般纳税人期间由重新注册的纳税人出售或购买的商品,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如果从下一个纳税期间开始发生销售折扣,暂停或退货-注册日期,重新注册日期应统一调整。当期(即一般纳税人申报的最后一个期间)的销项税,进项税和应交税款。

调整后的应纳税额小于转让登记日当期报告的应纳税额。当发生销售折扣,暂停或退货时,填写小批量申报表的预付款栏。应付税款已抵销;如果不足,将结转到下一个期间。

调整后的应纳税额后的少缴税额大于转让登记日当期宣布的应纳税额,并从“应扣除的进项税额”中扣除;扣除后仍有余额是的,它是通过税收评估调整模块来支付的。

16.重新注册为一般纳税人后,我可以重新注册为小规模纳税人吗?

选择在2018年重新注册的纳税人仍可以选择在2019年重新注册。但是,如果您选择在2019年重新注册,则在重新注册为一般纳税人后,您将不会重新注册为小规模纳税人。

为了帮助粉丝了解

快速掌握会计出纳技能

中国会计远景联合财税业务专家

潘杜琴

为会计出纳员开设了一个特殊的训练营。

现已上线

上一篇:企业节税群
下一篇:经营方式节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