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如何节税

提问时间:2020-03-05 04:33
共1个精选答案
admin 2020-03-05 04:33
最佳答案

如何理解双倍余额递减法

如何理解双倍余额递减法?双重递减余额法是一种根据每个时期开始时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和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而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固定资产,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 2 /估计的折旧期×100%({}}每月折旧率=年度折旧率/ 12({}}每月折旧金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每月折旧率

使用双重递减余额法时,应特别注意固定资产的折旧,即在固定资产折旧期届满前两年内减去估计净残值后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余额。 。摊销。({}}折旧率= 2/5×100%= 40%

在第4年和第5年,折旧应改为直线法

2019初级会计实务练一练:固定资产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多选题

今天,我对固定资产实行了多项选择的余额递减法。

练习007:2018年12月25日,Golden Abacu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购买了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原价为200万元。预期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在此公式中,固定资产折旧是使用双重递减余额法来计算的。在以下选项中,公司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来计算折旧。(())A.2019年折旧额为780,000元

B.累计应计折旧195万元

C.年折旧率20%(())D.2019年计提折旧80万元

多项选择|请选择正确答案

一种

B

C

D

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思维过程:获得正确答案不是目标,掌握正确的问题解决过程是学习每个知识点的基础。一旦了解,它将再也不会干扰我们。

两倍,是每日平均方法的两倍;余额,即原始值减去应计的折旧;最近两年的剩余余额-剩余价值除以2的平均值。这是双重递减余额法的三个核心要素。掌握它,学习它!({}}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 2 /预期使用寿命×100%(())5×100%= 40%,选项C不正确({}}第一年产生的折旧= 200×40%= 80(万元);({}}第二年产生的折旧=(200-80)×40%= 48(万元);({}}第三年产生的折旧=(200-80-48)×40%= 28.8(万元)

从第四年开始,将使用折旧方法来计算折旧:

第四年和第五年的折旧金额= [(200-80-48-28.8)-5] /2=19.1(万元)

应计折旧总额可以通过从原始值= 200-5 = 195(万元)中减去估算的净残值来计算,选项B是正确的;

因为设备是在2019年12月25日购买的,所以增加的固定资产将从下个月开始计提折旧,也就是说,将从第一个折旧年和会计年度2019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年完全相同,因此2019年的折旧为80万元。选项D是正确的,而选项A是不正确的。

[答案] BD

2018会计初级职称必考考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之双倍余额递减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会计考试的重点。这也是考试的难点。许多学生在研究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时会发现很难理解双倍余额递减法。实际上,双倍余额递减法实质上是加速折旧方法。所谓的加速折旧方法的最简单示例是,例如,购买设备时的原始价格为100万。预计将使用5年。最终残值为50,000。应计折旧额为95。如果您查看的是年平均折旧,则为190,000,但是如果我们建议第一年的折旧为25万,第二年的折旧为220,000,依此类推,那么最后一年可能只剩下10,000。这种折旧方法早期折旧很多,后期折旧少的方法是加速折旧方法。双重递减余额法是加速折旧法。

会计初级职称考试

双倍余额递减法如何计算折旧?如果您还参考前面的示例,例如,当设备的原始价格为100万美元时,预计将使用5年,而最终残值为5万元,应计折旧为950,000。然后我们的第一个要求是年折旧率,即双重递减余额法。这个名字的两倍是多少?它是不考虑残值的方法的平均折旧率和平均方法的折旧的两倍。比率为1-残值比率除以估计的折旧期。在不考虑残值的情况下,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率为2除以估计的使用寿命。在此问题中,折旧率是2除以5。

双重递减余额折旧率保持不变,并且年折旧额等于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折旧率。账面净值是指原始值减去应计的折旧。第一年的折旧额它是100 * 2/5 = 40,第二年的折旧额是60 * 2/5 = 24,第三年的折旧额是36 * 2/5 = 14.4,现在的折旧期是2年剩下。有没有人发现我们没有考虑一开始就没有丢失的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在最近两年中注意到这一点,现在剩下21.6,其中5是残值,表明我们仍然有差额16.6不产生。折旧金额在最近两年中平均分配,年份为8.3。至此,我们将所有折旧额均分了,折旧额从40逐年减少到8.3,因此称为双重余额。减量方法。

这是双重递减余额法的计算方法。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掌握这种方法。

企业税务筹划普遍采用的四种节税方法!_费用

减税相当于变相增加公司利润。公司税收筹划有多种方法,但是从业务活动的类型和减轻税收负担的​​方法来看,通常使用以下四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纳税人应通过成本和费用的分配和支出来获得最佳成本值,以实现利润的最大抵销并少交税款。

使用成本,费用分配和支出方法不会任意夸大成本或任意花费它们,而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使用诸如成本计算程序和会计方法之类的法律方法进行财务节税活动。

费用分摊方法:使用成本分摊方法来影响公司税收水平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支出费用,另一个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增加费用成本。企业通常有多个支出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其规定的支出范围,例如劳务标准,管理费配额,减员标准和各种补贴标准。如何在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选择最小的成本支付方式,即实现生产经营效益和成本支付的最佳结合,是应用成本分担方法的基础。

费用方式:已发生的费用应及时核销。如果发生坏账和坏账,应及时将其计入成本,并及时识别存货损失和存货损坏,将属于正常损失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及时处理。对于可以合理估计的费用,应当采用应计方法计算费用,并适当缩短以后年度需要分摊的费用和损失的摊销期限。例如,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和应摊销的费用应选择最短的时间段,增加前些年的费用,并推迟纳税。限额内发生的费用,如商务招待费,慈善救济捐款等,应准确把握支出允许限额,力争在规定范围内全额支出。

第二种方法:纳税人可以通过弥补损益来节省税款。

损益弥补是指允许企业使用某一年的亏损来抵消未来年度的盈余,以减少以后年度的应纳税额。这种优惠形式在支持新企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有风险的投资有相当大的激励作用。但是,该方法的应用必须以公司有损失为前提,否则不会产生鼓舞作用,就其适用范围而言,只能适用于企业所得税。中国税法规定:企业每年的亏损可以由下一年的税前利润弥补;不足的,可以在5年内用税前利润弥补。如果损失还不够,应使用5年后的税款获利后补。

第三种方法:纳税人应根据税法在确认和计算成本和费用方面的不同规定,根据企业情况选择一种有利的方法。

库存评估方法的选择:纳税人可以使用适当的库存评估方法在期末库存和所售商品之间分配成本。不同的库存评估方法将导致企业库存的运营成本不同,从而影响应税利润并减少企业所得税。因此,库存评估是纳税人调整应税利润的有用工具。选择最有利的库存评估方法可以节省税收。根据现行税法,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先进先出,加权平均和移动加权平均法)进行库存评估。不同的库存评估方法对公司税收的影响不同,这对于财务管理很重要步骤也是税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哪种方法更好,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由于折旧包含在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中,因此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当前成本,费用的大小,利润水平以及应交所得税的金额。因此,折旧方法的选择和折旧的计算变得非常重要。问题。在计算折旧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固定资产的原值,固定资产的残值,固定资产的清理成本以及固定资产的折旧期。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折旧法,总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对纳税人产生不同的税收影响。

第四种方法:纳税人必须选择并控制收入的方法和时间以及计算方法,以实现节税。

选择销售收入结算方法:企业用于商品销售的结算方法有多种。不同的结算方式对收入的确认有不同的标准。税法规定,收货日期为收取销售款项或取得销售收据的凭证,提货单向买方的交货日期为确认收入的时间;信用销售和分期销售基于合同的签订日期。确认时间;对于提前进行的订单销售和分期销售,收入在交付货物时确认。这样,通过选择销售结算方式,可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可以适当地将其归属于收入年度,以达到减税或递延税款的目的。

选择收入确认的时间:每种销售结算方法都有收入确认的标准条件。企业可以通过控制收入确认的条件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特别注意计划在年末发生的确认销售收入的时间。企业可以推迟确认销售收入的时间。直接收货和销售时,他们可以通过推迟提单的收货时间或交货时间,将确认收入的时间推迟到下一年,以便获得延迟纳税的好处。

劳动收入计算方法的选择:长期合同工程收入的计算可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和完工合同法。考虑到税收因素的影响,首选完工合同法。

靠这6种方法,节税百万不是梦!_企业

税收筹划是一种经济行为,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企业税收筹划是“双向选择”,不仅要求企业依法纳税和履行税收义务,还要求税务机关严格“依法纳税”。

企业税收筹划在减轻税收负担,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实现零税收相关风险,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以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使用税收优惠政策来进行税收筹划并选择投资区域和行业

税收筹划的重要条件是投资于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以获得不同的税收优惠。目前,企业所得税优惠税政策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优惠税结构,其重点是产业优惠,辅以区域优惠,并考虑了社会进步。区域税收优惠只保留了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他区域的优惠政策则被取消。工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促进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进步,鼓励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节能。因此,企业采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税率和扣除额的优惠政策。低税率和抵扣收入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总收入减少了10%。税法根据应纳税所得额,雇员人数和总资产来定义小型和微薄的企业。

2.工业投资的税收优惠。工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将国家需要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税率降低15%。免除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免除集成电路,软件行业的两个,三个和一半;从该年度企业应纳税额中扣除水,安全生产等特种设备投资的10%。

3.就业安置优惠政策。就业安置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企业为安置残疾人支付的工资扣除100%,对为安置特定人员(如岗位,失业,专业等)支付的工资进行一定的扣除。只要公司雇用下岗雇员,残疾人等,他们就可以享受额外的税收减免。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分析哪些岗位适合国家鼓励的人员,并规划上述人员与一般人员之间的工资,培训费用,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差异,而又不受影响。尽可能提高企业效率。雇用有资格享受折扣的特定人员。

合理利用企业的组织形式进行税收筹划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利用组织形式来计划其税收状况。例如,在公司所得税法合并之后,按照国际惯例,公司所得税将用作定义纳税人的标准。国内公司所得税独立核算的原始标准不再适用。同时,没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应当合并为总公司。交税。以不同的组织形式使用独立征税和集体征税将对总部的税负产生影响。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分支机构的组织形式来利用新法规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

企业有两个选择: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其中,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可以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和义务;分支机构是没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需要总行承担法律责任和义务。组织的组织形式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分支机构的损益,分支机构是否享受优惠税率等。

第一种情况:预期适用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是盈利的,选择子公司的形式,并分别纳税。

第二种情况:预计分支机构将非优惠税率用于利润,选择分支机构的形式,然后将其汇总到总公司中以纳税,以弥补总公司或其他分支;即使下属公司获利,这时也会对其进行汇总纳税虽然没有节税的效果,但可以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种情况:预期对亏损采用非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选择分支机构形式,集体纳税可以使用其他分支机构或总部的利润来弥补损失。第四种情况:预计分行将对亏损采用优惠税率。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考虑分支机构转亏的能力。如果它可以在短期内扭转亏损,则应采用子公司的形式,否则应采用分支机构的形式。有密切关系。但是,一般而言,如果下属公司的税率较低,则应成立子公司以享受较低的当地税率。

如果在海外设立了分支机构,则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并被视为在其所在国家/地区的居民纳税人,通常与该国其他居民公司具有相同的全额纳税义务。但是,与东道国的分支公司相比,子公司享有更多的税收优惠,并且通常可以享受与东道国对其居民公司相同的税收优惠待遇。如果东道国的适用税率低于居住国,则子公司的累计利润也可以从递延税中受益。该分支机构不是独立的法律实体。它被视为在其所在国家/地区的非居民纳税人,所产生的利润被合并并在总公司征税。但是,中国的企业所得税法不允许国内外机构的损益相互弥补。因此,如果在经营期间发生分支机构经营亏损,则该分支机构的亏损不能用来抵消公司的利润。

计提折旧的税收

折旧是转移到成本或期间费用中的一部分价值,以弥补固定资产的损失。折旧与企业的当期成本,费用的大小,利润水平以及应交所得税直接相关。多少。折旧具有减税作用。使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应付所得税也不同。因此,公司可以使用折旧方法进行税收筹划。

减少折旧期间有利于加速成本回收,并且可以在将来结转成本和费用,从而产生上一期间的会计利润。在稳定税率的前提下,所得税的递延支付等同于获得无息贷款。另外,当企业享受“三免三减半减”的优惠政策,延长折旧期限,并在优惠期内尽可能多地安排后期利润时,也可以通过税收筹划减少企业税收负担。最常用的折旧方法是直线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采用不同折旧方法计算的折旧金额在数量上不一致,每个期间的成本也不同,从而影响每个期间的运营成本和利润。这种差异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性。

使用库存定价进行税收筹划

库存是确定主营业务成本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产品成本,公司利润和所得税影响更大。《企业所得税法》允许企业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人评估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但不允许采用先进先出法。

为库存选择不同的计价方法将导致期末的销售成本和库存成本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公司利润,从而影响每个期的所得税金额。企业应根据不同的纳税期限,不同的损益情况选择不同的库存计价方法,以充分发挥成本的减税效果。例如,先进先出方法适用于价格通常呈下降趋势的市场,这可能会降低期末的库存价值,增加当期的销售成本,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并延迟纳税期。当企业普遍认为流动性紧张时,延误纳税无疑是从国家获得无息贷款,这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先进先出法将人为地增加利润并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

使用收入确认的时间进行税收筹划

不同的销售方式选择对公司资金流入和公司收入的实现有不同的影响,税法中对不同销售方式的收入确认时间也有所不同。通过选择销售方式,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和合理分配收入年度,可以在业务活动中获得递延税项的税收优惠。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对销售方式的认可和实现收入的时间包括以下情况:

第一种是直接付款销售方式。确认收入的时间是收到付款或收到付款凭证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那一天。

第二种是收款和承兑或委托银行收款的方法。发出货物并完成收款程序的当天就是确认收入的时间。

第三项是信贷销售或分期销售,合同中规定的收款日期为确认公司收入的日期。

第四是预付款或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以及交货是确认收入的时间。

第五份长期劳动合同或工程合同,根据纳税年度的完成进度或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可以看出,在“交货”时确认了销售收入,如果交货获得了销售或获得了销售凭单,则销售机构会确认收入;否则,收入无法实现。因此,计划销售收入的关键是把握和调整交货时间。每种销售结算方法都有其确认收入的标准条件。企业可以通过控制收入确认的条件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

使用费用减免标准选项进行税收筹划

费用是应税收入的递减因素。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列出当期费用,应减少应交所得税,并应合法地递延所得税优惠。

企业所得税法允许将支出的税前扣除分为三类:

首先,根据有关法律,由企业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专项资金,从金融机构借入可按实际金额全额扣除的项目,包括合理的工资和薪金。和行政法规利息支出等

其次,部分扣除了比例有限的项目,其中包括三笔资金,例如慈善捐赠支出,商业娱乐支出,广告业务促销支出和工会基金。企业必须控制这些支出的规模和比例,以保持在免赔额范围内,否则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

第三,允许增加其他自付额,包括企业的研发成本和企业为安置残疾人而支付的工资。企业可以考虑适当增加此类支出的数额,以充分发挥其减税作用,减轻其税收负担。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完全抵扣所有扣除的费用,使企业可以合理地减少其利润,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些费用。税法中有比例限制的支出应尽可能不超过限制,限制范围内的部分应全部支出;税法中超出部分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必须纳入利得税。因此,必须注意各种费用节税点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