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附表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规定

提问时间:2020-04-29 10:26
共1个精选答案
admin 2020-04-29 10:26
最佳答案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怎么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的格式在全国范围内是统一的,在上海,北京和全国范围内都是如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以及填写以下链接的说明:

如果您在报告过程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我作为税务官有义务及时回答。您可以通过Hi与我交流和讨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怎么打印?

直接在软件中打印,或下载并打印。最好直接在软件中打印A4。

如果填写了损益表和费用表,则会自动生成主表。如果利润总额为负,则它是零申报且不需要所得税,因此利润总额的底数为0。

企业所得税是对中国境内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征收的税款。纳税人的范围大于公司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所有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以下六类:

(1)国有企业;

(2)集体企业;

(3)私营企业;

(4)关联企业;

(5)股份制企业;

(6)具有生产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的其他组织。

公司所得税的对象是纳税人获得的收入。包括货物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财产转让收入,股息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

扩展配置文件:

在纳税申报表中,除了年收入的11项之外,还分别有相应的“应纳税额”,“已付(扣除)税额”,“可扣除税额”和(退款)税额”。

其中,根据税法免税或免税的项目在“应纳税额”中填入0;该单位已付或扣减的税款为“已付(扣减)额”填写;

根据税法,允许的减税额填写为“可扣除税额”;在“应纳税额”和“已付(扣除)额”中填写“可扣除(可退还)税额”,“扣除税额”之间的差额。

扣缴义务人应在签署合同或协议后20天内将合同或协议的副本提交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进行相关的扣缴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附表(A类) 怎么填

对于一般工商企业纳税人,应通过附表1(1)“收入明细”计算并填写报告;对于金融企业纳税人,通过附表1(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计算并填写报告;公共机构,社会组织和私营企业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纳税人通过附表I(3)“机构,社会组织和私营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表”进行计算和报告。

2.第2行“运营成本”项目:填写纳税人的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运营的总成本。本行根据“主要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帐户的金额进行计算和报告。一般工商企业的纳税人通过第二种形式计算和填写。(一)《费用表》;金融企业的纳税人以第二种形式(2)《金融企业成本费用表》计算和填写;公共机构和社会团体2.纳税人,例如私营非企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应通过附表2(3)“机构,社会组织和私营非企业单位支出明细表”进行计算和报告。

3.第3行“营业税及附加”:填写纳税人营业所产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活动。本行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金额进行计算和报告。

4.第4行“销售费用”:填写纳税人在出售商品和材料以及提供劳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银行根据“销售费用”帐户的金额进行计算和报告。

5.第5行“管理费用”:填写纳税人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而产生的管理费用。银行根据“行政费用”帐户的金额进行计算和报告。

6.第6行“财务费用”:填写纳税人为筹集生产和运营所需资金而产生的财务费用。银行根据“财务费用”帐户的金额进行计算和报告。

7.第7行“资产减值损失”:填写纳税人为进行各种资产准备而发生的减值损失。本行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金额计算并报告。

8.第8行“公允价值收益”:填写使用公允价值模型计量的纳税人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对冲业务等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本行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金额进行计算和报告。

9.第9行“投资收入”:填写纳税人的外国投资,以确认通过各种方式产生的损益。本行根据“投资收益”账户金额进行计算和报告。

10.第10行“营业利润”:填写纳税人的当前营业利润。根据以上各项计算并填写。

11.第11行“营业外收入”:填写纳税人产生的与其业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收入。本行根据“营业外收入”帐户的金额进行计算和报告。一般工商企业纳税人应当按照附表1(1)“收入明细”中的有关项目完成计算和报告。金融企业的纳税人应当按照附表1(2)“金融企业的收入明细”中的有关项目完成计算和报告;纳税人,例如社会组织,私营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应通过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私营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表”进行计算和报告。

12.第12行“非营业费用”:填写纳税人产生的与其业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费用。本行根据“营业外支出”帐户的金额计算并报告。一般工商企业纳税人,通过计算附表2(1)“费用支出表”的有关项目;金融企业纳税人,通过计算附表2(2)《金融企业费用支出表》的有关项目;纳税人,如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应通过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支出明细表”进行计算和报告。 。

13.第13行“利润总额”:填写纳税人的当期利润总额。

14.第14行“增加税收调整”:填写纳税人不一致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税收规定,并增加税收调整额。世界银行通过附表3“税收调整项目明细表”中的“调整后的增加额”一栏进行了计算和报告。

15.第15行“减少税收调整额”:填写会计处理方式与税收法规不一致的纳税人的税收调整额。银行计算并填写附表3“税收调整项目明细表”中的“减少额”列。

16.第16行“非应税收入”:填写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根据税法,法律收取并包括在财务管理中的行政费用不征税的财务拨款,政府资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非应税所得。世界银行计算并填写附表一(3)“机构,社会组织和非企业私营单位收入明细表”。

17.第17行“免税收入”:填写纳税人的收入或已包括在总利润中但免税的收入,包括政府债券的利息收入;合格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股息和其他权益投资收益;从居民企业获得与机构和市场实际相关的股息,股息和其他股权投资收益;来自合格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银行计算并填写附表5“税收优惠详细清单”的第一行。

18.第18行“减少的收入”:填写纳税人使用“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中指定的资源作为生产不受限制和禁止的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国家并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获得收入的10%。世界银行计算并填写附表5中“税收优惠详细清单”的第六行。

19.第19行“来自减税和免税项目的收入”:填写纳税人根据税收法规减少或免征公司所得税的收入金额。世界银行通过附表5“税收优惠详细清单”第14行进行了计算和报告。

20.第20行“额外抵扣”:填写纳税人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方面产生的研发费用,以及残疾人和其他受鼓励员工支付的工资国家符合税收要求的批准基于支出额的一定百分比,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银行计算并填写附表5“税收优惠详细清单”的第9行。

21.第21行“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如果风险投资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向一家未上市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投资超过2年,则其投资金额的70%投资股权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从持有当年起2年。如果当年的抵扣额不足,则可以在下一个纳税年度结转抵扣额。世界银行通过附表5“税收优惠详细清单”第39行进行了计算和报告。

22.第22行“海外应纳税所得额以弥补国内损失”:填写纳税人根据税法规定可以弥补国内损失的金额。

23.第23行“税后调整后的收入”:填写纳税人在税后调整后的收入。

当此表的第23行小于0时,它是可以在下一年结转的亏损额;如果此表的第23行> 0,则继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24.第24行“弥补上一年的损失”:填写纳税人根据税法规定可以在纳税前弥补的上一年的损失额。

银行通过附表4“企业所得税损失补偿详细清单”第六行第十栏进行了报告。但是,它不得超过此表第23行的“税项调整后收入”。

25.第25行“应纳税所得额”:该金额等于此表的第23-24行。

此银行不能为负数。在此表的第23行或根据上述各行的顺序计算结果。这条线是负的,并且银行的金额用零填充。

26.第26行“税率”:填写《税法》规定的25%的税率。

27.第27行“应付所得税额”:该金额等于此表的25×26行。

28.第28行“所得税减免”:填写纳税人根据税收法规实际减少的企业所得税金额,包括小型和低利润企业,需要国家支持的高科技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的企业,法定税率与实际执行税率之间的差额,以及企业所得税其他减免税额。世界银行通过附表5“税收优惠详细清单”第33行进行了计算和报告。

29.第29行“贷方所得税额”:填写纳税人在购置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方面的投资。设备投资的10%可以来自公司当年应支付的信用额度应支付的所得税额;如果当年的信用额不足,则可以在接下来的五个纳税年度结转该信用额。世界银行在附表5“税收优惠的详细清单”的第40行进行了计算并报告了这一情况。

30.第30行“应付税款”:金额等于此表的第27-28-29行。

如果在国外的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少于信用额度,则应按照在国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额申报“外国所得税信用额”;超过信用额度的,按照信用额度上报。对于超出信用额度的部分,可以将当年税收抵免后的余额用于抵扣未来五年内年度信用额度的余额。

33.第33行“应付实际所得税额”:填写当期的实际应纳税所得额。

34.第34行“当年的累计实际所得税金额”:根据税法规定填写纳税人在本纳税年度的当月(季度)的累计所得税付款。

35.第35行,“纳税人的全部纳税人分担预付税款”:报告了纳税人总数的纳税人已在当月总部所在地的月份(季度)内累计缴纳了所得税。按照税收规定。

随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代收税处企业所得税分配表”。

36.第36行“总部对纳税人总部的财政调整所支付的税款汇总”:报告总纳税额的总部已在总部所在地预先支付了税款根据税法规定每月(每季)。特别帐户所得税。

随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代收税处企业所得税分配表”。

37.第37行“由总部各分支机构共同缴纳的预缴税款汇总”:报告了已缴税款总额的分支机构已在各分支机构所在地累计分配了预缴所得税每月(每季度)。

随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代收税处企业所得税分配表”。

38.第38行“合并税(母子系统)成员企业的现场预付比例”:填写由国家批准的实施联合税(母子系统)成员企业的预付款比例的成员公司当地缴税比例。

39.第39行“合并纳税人的就地预付所得税金额”:报告合并纳税人的成员公司每月(每季度)累计支付预缴所得税。

40.第40行“今年应支付(退还)的所得税额”:填写当期纳税人应支付(退还)的所得税额。

41.第41行“本年度以前年度多缴的所得税扣除额”:填写纳税人先前的纳税年度结算和本纳税年度尚未退还并支付的多缴税款。所得税额。

42.第42行“上一年的未存储收入金额”:填写纳税人上一个纳税年度的损益调整税,上一个纳税年度的第四季度预付税款和最终结算支付的税款应计入当期纳税年度的国库所得税额。

IV。表内和表间的关系

1.第1行=附表1(1)第2行或附表1(2)第1行或附表1(3)第2至7行的总计。

2.第2行=附表2(1)第2 + 7行或附表2(2)第1行或附表2(3)第2至9行的总计。

3.第10行=该表的第1-2-3-4-5-6-6-7 + 8 + 9行。

4.第11行=附表17(1)第17行或附表1(2)第42行或附表1(3)第9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