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填写企业所得税定申请表-怎样填写企业所得税补充申报

提问时间:2020-04-30 10:30
共1个精选答案
admin 2020-04-30 10:30
最佳答案

新版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怎么填

年度公司所得税申报表由一个主要表格和十多个时间表组成,因此需要填写更多详细信息。需要零税率退税。简而言之,有几种情况:一种是营业收入可以为零,成本和费用为零,或者有数据,利润为零或负。第二个是有一定数量的收入,成本和支出是,大于收入的个数,使纳税申报可以为零;第三,有特定数量的收入,成本和支出小于收入,有应税减免,逻辑关系后的利润为零或负。

有关说明,请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

注意:在公司所得税年度申报系统中输入数据之前,必须先详细填写公司的基本信息,然后再从相关时间表中依次填写,最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的主要形式。

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怎么填写

(1)表面物品

该表包括四个部分:利润总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以及附加信息。

1.“利润总额的计算”中的项目应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计算和报告。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小型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子行业会计制度。纳税人数据直接来源于利润表;从收入和支出表中获取执行公共机构会计准则的纳税人数据;从业务活动表中获取实施私有非营利组织会计系统的纳税人数据;根据此表中的项目在其他国家/地区实施统一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分析和报告。

2.“应税收入的计算”和“应税收入的计算”中的项目(根据主表的逻辑关系计算的项目除外)应通过所附表格的相应列进行报告。

如何填写公司所得税申报表的A类申报表?

(2)行描述

第1-13行是参照业务会计标准损益表的语句编写的。

3.第3行“营业税金及附加”:填写相关税费,如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附加费等。纳税人的商业活动。应当填写纳税人的相关会计科目。不得重复纳税人在其他会计科目中的会计处理。

7.第7行“资产减值损失”:填写纳税人因提供各种资产而产生的减值损失。银行根据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帐户的金额进行报告。实施其他会计准则的完成等

8.第8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填写当期纳税人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负债),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及应采用公允价值模型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和对冲业务当前时期。损益的损益。本行按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金额报告。 (亏损以“-”列出)

9.第9行“投资收入”:填写纳税人通过各种方式产生的收入或损失的外国投资确认书。根据公司“投资收益”账户的金额计算并填写;执行公共机构的会计准则基于对“其他收入”主题中投资收益金额的分析的纳税人(亏损列为“-”)。符合其他会计准则。

10.第10行“营业利润”:填写纳税人的当前营业利润。根据以上各项计算并填写。

13.第13行“利润总额”:填写纳税人当前的利润总额。根据以上各项计算并填写。

19.第19行“税收调整后的收入”:填写纳税人在调整税收,税收优惠和海外收入计算后的收入。

23.第23行“应纳税收入”:该金额等于此表第19-20-21-22行的计算结果。这条线不能为负。该表的第19行或按上述各行的顺序计算结果,该行为负,银行的金额用零填充。

24.第24行“税率”:填写税法规定的税率25%。

25.第25行“应付所得税金额”:该金额等于此表的23×24行。

28.第28行“应付税款”:金额等于此表的25-26-27行。

31.第31行“实际应交所得税”:填写纳税人当期的实际应交所得税。该金额等于此表的第28 + 29-30行。

32.第32行“当年的累计实际所得税金额”:根据税法填写纳税人当年的累计预付月度所得税金额,包括由建筑企业总部直接管理的跨地区项目部门为某项业务预付(征税)的所得税额,应按照项目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的预缴所得税额缴纳。规定。

33.第33行“本年度应缴纳(退还)的所得税额”:填写当期纳税人应缴纳(退还)的所得税额。该金额等于此表的31-32行。

37.第37行“本年度以前年度多缴的所得税扣除额”:填写纳税人上一个纳税年度的结算和多缴的税款。已付所得税额。

38.第38行“上一年存储在国库中的未付收入金额”:填写纳税人上个纳税年度中上一个纳税年度的未付收入。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如何填写

企业所得税年度报告表A(主表)

1.适用范围

此表格适用于需要接受审核的公司所得税居民纳税人的申报。

其次,报告的依据和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规定进行计算和填写,并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其他公司的“利润”填写数据报表”和纳税申报表的相关表格。

3.填写相关项目的说明

(1)表标题项

1.“税收期”:正常营业的纳税人,填写日历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如果纳税人在年中开始营业,请填写实际的生产经营月份同年12月31日;如果在年中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纳税人应自日历年的1月1日起至实际停业或法院作出决定并宣布的当月月底报告。破产;在年中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应当从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第一天起至实际停业当月的月末报告。或法院裁定并宣布破产的日期。

2.“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签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

3.“纳税人姓名”:填写税务登记证中所述的纳税人全名。

(2)表面物品

该表根据企业的总会计利润,计算加减税额后的“税额调整后收入”(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和税法之间的差异(包括一次性和暂时的收入,扣除额,资产等差异)通过税收调整调整时间表集中(附件表3)。该表包括四个部分:利润总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以及附加信息。

1.“利润总额计算”中的项目适用于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其数据直接取自“损益表”;实施“企业会计系统”和“小企业会计系统”的会计系统中“收入声明”部分与本表不一致的企业应根据此表的要求调整并填写“收入声明”中的项目。

纳税人本部分的收入,成本和费用详细信息适用于采用“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附表2(1)反映“明细费用表”;运用《企业会计准则》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填写表1(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和表2(2)的纳税人)“金融企业成本明细表”的相应栏;适用“机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私人会计制度”的公共机构,社会组织,非企业私营非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请填写表I(3)“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非企业单位的收入项目明细表”和附表1(3)“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非企业单位的支出项目明细表”。

2.“应税收入的计算”和“应税收入的计算”中的项目,除了根据主表的逻辑关系计算的指标外,其余数据均来自附表。

3.“补充信息”包括当年为统计税源而收取的税额。

(3)行描述

1.第1行“营业收入”:填写纳税人的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确认的总收入。该项目应基于对“主要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帐户金额的分析来填写。普通企业计算并填写附表1(1)中的“收入表”;金融企业计算并填写附表1(2)中的“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公共机构,社会组织,私人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应填写附件1(3)“收入单位,社会组织和私人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的“总收入”,包括税法规定的非应税收入。

2.在第2行的“运营成本”项中,填写纳税人的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实际总成本。该项目应基于对“主要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帐户的发生金额的分析来填写。普通企业计算并填写第二个附表(一)《费用支出表》;金融企业计算并填写第二表(二)《金融企业成本费用表》;公共机构,社会组织,私人非企业2.非营利组织应填写所附的附表一(3)“机构,社会组织,私营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和附件二(3)“机构,社会组织,私营非企业单位支出明细”分析和报告。

3.第3行“营业税及附加”:填写纳税人应为该业务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金额的分析填写该项目。

4.第4行“销售费用”:填写纳税人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广告费和其他费用,以及专门为销售公司商品而设计的销售组织的员工薪酬和业务费用业务费用。该项目应基于“销售费用”帐户中的销售额分析来填写。

5.第5行“管理费用”:填写纳税人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而产生的管理费用。该项目应基于对“行政费用”帐户金额的分析来填写。

6.第6行“财务费用”:填写纳税人为生产运营筹集资金而产生的筹款费用。该项目应基于对“财务费用”帐户金额的分析来填写。

7.第7行“资产减值损失”:填写纳税人的资产减值损失。该项目应基于对“资产减值损失”帐户的发生金额的分析来填写。

8.第8行“公允价值收益”:根据相关会计准则,填写纳税人应将其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负债的税项价值损益,例如金额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该项目应基于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金额的分析而填写。如果是亏损,请在此项目中填写“-”。

9.第9行“投资收入”:填写纳税人的外国投资以各种方式获得的收入。银行应根据“投资收入”帐户中产生的投资额填写分析。如果丢失,请用“-”填充。处置和转让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处置收入的一部分应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中转出,并计入本行,包括海外投资应纳税所得额。

10.第10行“营业利润”:填写纳税人的当前营业利润。根据上面的行计算并填写该列。

11.第11行“营业外收入”:填写纳税人产生的与其业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收入。除金融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外,其他企业在附表1(1)“详细收入表”中填写有关项目的计算;金融企业采用附表1(2)《金融企业详细收入表》填写表中相关行的计算。

12.第12行“非营业费用”:填写纳税人产生的与其业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费用。通常,企业计算并填写附表2(1)“成本和费用明细表”中的相关行计算;金融企业填写并填写附表2(2)“金融企业成本和成本明细”中的相关行计算

13.第13行“利润总额”:填写纳税人当前的利润总额。根据上面的行计算并填写该列。该金额等于10行+ 11-12。

14.第14行“增加税项调整”:填写纳税人未在总利润中包含的应税收入项目,不允许通过税项扣除的支出项目,超过扣税标准,资产应税调整项目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根据当期预售收入估算的利润。纳税人根据附表三“税收调整项目明细表”中的“调整增加额”一栏进行计算和报告。

15.第15行“减少税收调整”:填写以下报告:纳税人已将其计入利润总额,但暂时不能将税款确认为应纳税所得额,并且增加了根据上一年税收法规从上一年结转了当年扣除的项目金额。包括非应税收入,免税收入,减少收入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预售收入(已转换为销售收入),以及按规定计算的估计利润。纳税人根据附表3“税收调整项目明细表”中的“减免额”进行计算和报告。

16.第16行“包括:非应税收入”:填写纳税人的营业收入或营业外收入中所包括的,属于税收规定,所收取的行政和机构费用的税收拨款依法并包括在财务管理中,国务院规定的政府经费和其他非应税收入。

17.第17行“其中:免税收入”:填写已计入总利润且符合免税条件的纳税人的收入或收入,包括政府债券的利息收入;在符合条件的居民中股息,股息和其他股权投资收益;在中国设立机构和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获得股权投资收益,例如股利和实际上与机构和场所有关的股利;合格的非营利组织收入。银行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净投资收入”主题的发生额填写分析。

18.第18行“包括:收入减少”:填写纳税人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中指定的资源的使用。标准产品将扣除规定收入的10%。

19.第19行“其中:来自减税和免税项目的收入”:填写应由纳税人根据税法规定单独计算的减税和免税项目的收入。

20.第20行“其中:额外扣除”:填写纳税人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技术以及安置残疾人方面产生的实际研发费用。国家鼓励的其他就业人员支付的工资。如果符合税收条件,则应按附加扣除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21.第21行“包括: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如果风险投资企业通过股权投资投资了一家未上市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2年以上,则可以占股权投资的70%其投资额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在持有该股权的两年内扣除。如果扣除额在当年不足,则可以在下一个纳税年度结转。

22.第22行“添加:用于弥补国内损失的海外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纳税人计算和支付企业税款的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所得税,利润可以弥补国内商业组织的损失。也就是说,当“利润总额”加上“税收调整增加额”减去“税收调整减少额”为负数时,银行填写企业用于补偿国内损失的海外应税收入部分,而最大值为不得超过公司所有的海外税收收入;如果是正数,如果上一年没有损失,则银行填零。如果上一年度发生亏损,则采用应弥补上一年度亏损的最大值,并且该最大值不得超过该公司的所有海外应纳税所得额收入。

23.第23行“税收调整后的收入”:填写当期纳税人的调整后应税收入。该金额等于此表的第13行+ 14-15 + 22行。如果此行为为负,则是可以在下一年结转的亏损额(可以在当年弥补的收入额);如果为正数,则应继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24.第24行“弥补上一年的损失”:填写纳税人根据税法规定可以在纳税前弥补的上一年的损失额。该金额等于附表4“公司所得税弥补损失的详细清单”第6行第10列。但是,它不得超过此表第23行的“税项调整后收入”。

25.第25行“应税收入”:金额等于此表的第23-24行。该银行不得为负。该表第23行或按上述顺序的计算结果为负,并且该银行的金额应填充为零。

26.第26行“税率”:填写税法规定的25%的税率。

27.第27行“应付所得税额”:该金额等于此表的25×26行。

28.第28行“所得税减免额”:输入纳税人根据税收法规实际减少或免除的公司所得税额。包括中小微企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减免税过渡政策的企业,实际税率与法定税率的差额等。税务机关批准或备案的减免税批准。该金额等于附表V“税收优惠详细清单”的第33行。

29.第29行“贷方所得税额”:填写纳税人在购置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方面的投资。设备投资的10%可以来自企业年份应纳税额中的应纳税额;如果当前年度不足,则可以在接下来的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额。该金额等于附表5“税收优惠详细清单”的第40行。

30.第30行“应付税款”:填写纳税人的当期应付所得税额,并根据上述相关行号进行计算和填写。该金额等于此表的第27-28-29行。

如果在国外的企业缴纳的所得税额小于信用额度,则应根据在国外缴纳的实际所得税额列出“外国所得税信用税额”;大于信用额度的,按信用额度填写对于超出信用额度的部分,您可以使用年度信用额度来抵消未来五年内当年税收抵免的余额。

33.第33行“应付实际所得税”:填写当期的实际应纳税所得额。该金额等于此表的30行+ 31-32行。

34.第34行“当年的累计实际所得税金额”:填写纳税人根据税收法规在当月(季度)支付的累计所得税金额。

35.第35行“包括:收集纳税人的总部以分摊预付税额”:填写纳税人总部从1月到12月(或1到4季度)分担的本地纳税人的预付税额)。

36.第36行“其中:总公司对总税款的财政调整预先支付的税款总额”:填写自1月起总公司总税金的税收调整收入到十二月(或1-4个季度)图书馆的预付税额。

37.第37行,“包括:收集由纳税总公司下属的分支机构分配的预付税款”:填写当地分支机构以共享预付税款。

38.第38行“合并税(母子系统)成员企业的预付款比例”:填写国务院批准的预付预付费成员企业的比例。

39.第39行“合并纳税人的原地预付所得税金额”:填写合并的纳税会员公司的原地预付所得税金额。根据“实际应纳税额”和“预付比例”“计算并填写。金额等于此表的第33×38行。

40.第40行“今年应交所得税(可退还)”:填写当期纳税人应交所得税(可退还)。金额等于此表的第33-34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