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饭堂规避税务风险,单位防暑降温费怎样避税

提问时间:2020-04-25 00:46
共1个精选答案
admin 2020-04-25 00:46
最佳答案

职工防暑降温费应如何税前列支麻烦告诉我

1.单位发给职工的防暑降温费,记在职工福利费中。

2.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员工福利费包括:

1.尚未执行单独社会职能的企业在福利部门产生设备,设施和人事费用,包括员工食堂,员工洗手间,美发店,医疗所,托儿所,疗养院和其他集体福利部门设备,设施和维护成本以及福利部门员工的工资,薪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人工成本。

2.为员工的医疗,生活,住房,交通等提供的各种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医疗费用,未实施医疗统筹职工医疗补助,取暖补助,防暑降温补助,职工供热直接补助,职工困难补助,救济费,职工食堂费用补助,职工交通补助等。

单位支付的员工防暑降温费应计入员工福利费。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企业所产生的职工福利费用的部分,可以扣除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4%。超出部分不得扣除。

防暑降温费怎样做账并计提税费分录?

答案如下:

应计项目:借款: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款:应付职工薪酬

付款:借入:应付的职工福利

贷款:现金或银行存款

关于防暑和降温费的个人税问题,请参阅以下信息:

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2009] 3号》《关于减免企业工资和职工薪酬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 《企业所得税法》问题已得到澄清。纳税人应注意许多细微的变化。其中,中暑和降温费的前端支出发生了重大变化,值得企业关注。

国税函[2009] 3号关于扣除职工福利费的规定规定了《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医疗,生活,住房,员工交通公司提供的各种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出差给职工的医疗费用,未实施医疗统筹计划的职工的医疗费用,直系亲属的医疗补助员工,取暖补贴,员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助,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助,职工交通补助等。

因此,雇员的中暑预防和冷却费用已经在福利费的范围之内。只要福利费不超过标准,就不会增加防暑降温费的税收。

地方税务机关最初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员工冬季取暖补贴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的精神制定地方税收和支出标准的(Guo Shui Han [ [1996]第673号)。企业职工的冬季取暖补贴,职工的防暑降温费,职工的劳动保护费等可以减税。但是,由于各个地区,行业和企业的情况不同,仍难以在税法中规定全国统一适用的扣除标准。因此,原则上允许企业根据事实进行扣除。为了防止企业以这些费用为名,任意增加抵扣额,省税务机关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上述费用的最大税前抵扣额,并上报国家税务总局。作为记录。

防暑降温费如何才可以税前列支啊

防暑费和降温费的付款通常有两种,即降温费的发放和防暑物品的提供。关于支付款项,《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减收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规定,职工的防暑降温费要包括在职工工资中。职工福利费和职工福利费扣除的费用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14%。如果超出,甚至无法扣除税前的合理费用,并且有限制。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从以前年度根据税法规定累计产生但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中扣除,不足部分按照税项规定予以抵扣。法。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当单独核算。

为分发物品,《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48条规定,企业产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应予以抵扣。劳动保护支出的确认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由于工作需要;其次,它为员工配备或提供了服务;第三,仅限于工作服,手套,安全防护产品,中暑和冷却产品和其他用品。允许扣除的劳动保护费用必须是企业已经发生的合理合理的劳动保护费用。可以看出,中暑和冷却用品在劳动保护支出的范围内,只要合理,就可以扣除税前,没有限制。一些公司可能会同时发行两个。假设上述供电企业向一线工人发放防暑降温费,按每人每月60元的标准,同时向工人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如工作服,提神用品等。高温期间的饮料和药品。在这方面,以现金支付的冷却费是一种福利支出,为雇员提供中暑用品(如清凉饮料)是一项劳动保护支出。尽管会计包括在管理费用中,但税前扣除额有所不同。处理方法应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此外,请注意预防中暑和降温费的个人所得税政策。《个人所得税法》的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放的防暑降温费属于工资薪金补贴,应当计入工资总额并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税法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补贴和补贴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企业为职工提供中暑,降温用品是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免征个人所得税。但是,发给员工的中暑和降温物品以及法定劳动保护用品以外的中暑和降温物品均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无论是用于防暑和降温的支出是作为员工福利支出还是作为劳动保护支出,纳税人都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要违反税收法规,还应最大限度地提高税前扣除额。

如何规避内部食堂费用带来的税收风险

通常,大型企业会设置内部食堂,以方便员工用餐。但是,当公司经营自己的内部食堂时,将涉及更多的税收风险。一般纳税人内部食堂涉及的主要税收风险概述如下。参考。

1.增值税税的风险

因为内部食堂不在外部运作,所以产生的费用为集体福利费用。根据规定:为集体福利而购买商品,加工和维修服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不得从产出中扣除进项税。减税。因此,内部食堂的增值税风险主要是从认证中扣除的进项税是否转出。

那么,内部自助餐厅涉及哪些进项税?

1.固定资产进项税:按照规定,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房地产等直接用于集体福利项目,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如果混合使用,可以完全扣除。因此,如果购买了专门用于食堂的固定资产,即使获得了特殊发票,也无法扣除进项税。

这里有一个计划要点:最好不要购买供食堂使用的固定资产,例如:食堂中使用的房地产可以部分用于生产和经营;食堂使用的车辆也可以用于生产和经营这样,可以完全抵扣进项税。

2.费用进项税:主要用于购买日常材料的进项税,包括水,电,气,米,面,油等。即使您获得了特殊票,也无法扣除,进项税额需要转出处理。

此处的风险是,食堂与生产经营共享的食水,电力和其他消费所承担的进项税可能不会被大多数公司转移。

2.企业所得税的风险

食堂费用的企业所得税风险主要是由于未能获得法律票据而无法在税前扣除费用的风险。

众所周知,内部食堂购买的生肉和其他材料通常是在农民的市场中购买的,或者直接从农民那里购买的,这使得无法获得发票和其他会计凭证。那么,如何避免这一领域的税收风险呢?有两种主要的操作方法:

1.每天从常规超市购买原料等,因此可以获得发票,以利于簿记和税前扣除。价格可能会略高或不便,但税收风险很小。

2.如果真的不方便从超市购买,请采用直接购买的方法,并让另一方代表发票(有关税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另一方不合作的,企业可以代表另一方开放,有关的税费企业应当承担。

当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公司食堂的成本由收据或白条表示。在当前的“投票控制”环境中,这种风险实际上相对较大。建议还应获取食堂的费用承担法律费用,并尽可能避免税收风险。

作者:丁少华